首页 >> 骨科 >>

入秋防胃病有诀窍

骨科 2025-06-19 16:58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随着夏季的离去,秋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带来了独特的氛围和生机。燥,正是秋天的天气特点,随着夏秋之交的空气中水湿的逐渐消失,自然界开始呈现出一片干燥的景象。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说,特有的症状和病理现象也会随之出现。

在中医的理论中,秋燥被细分为湿燥和凉燥。湿燥一般出现在中秋前后,其症状以阴虚内热为主,如咽干鼻燥、皮肤干涩等;而凉燥则常在深秋时节出现,气候渐凉,表现为胃胱部隐痛、泛酸水等。针对这两种情况,中医给出了相应的调理方案。

对于湿燥之慢性胃炎患者,可以多吃生梨,一旦出现咽干鼻燥等症状,可用肥玉竹、北沙参等药物煎水服用。而对于凉燥导致的脾胃虚寒,则可选用苏叶、小茴香等药物进行调理。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初秋时节常有“秋老虎”的困扰,气候依然炎热。慢性胃炎患者在此时期应特别注意休息,补充体液和电解质。饮食应以清淡、少油腻为主。若汗出过多消耗过大,不仅抵抗力会下降,还可能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减退,出现胃纳欠佳、大便稀薄等症状。可以服用一些化湿健胃醒脾的药物,如陈皮、山楂等,或饮用一些简单的中药煎水,如藿香、佩兰等。

进入秋季,慢性胃炎患者更应注意生活细节。饮食卫生是首要之务,不能忽视,尽量避免食用过夜的剩菜剩饭。不要过于避热趋凉,整天躲在空调房里或饮冷无度,这样对胃肠功能不利。夜间入眠时,要注意盖好身子,捂好肚子,以免受凉。

秋天瓜果丰富,但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说,应适当控制生冷瓜果的摄入,以防阻碍脾胃运化。要做好瓜果的清洗工作,以免毒滞肠胃。夏秋之交气候由热转凉,人体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起居的规律,早睡、早起、精神内敛,以防正气消耗外散。遵循这些建议,对于慢性胃炎的康复将大有裨益。

在这个季节交替的时刻,让我们关注身体的每一个细节,以最佳的状态迎接秋天的到来。

上一篇:乙肝自发转阴率不低!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