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预防的要点和关键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严重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深远影响。HIV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侵入人体后,专攻免疫系统中最具进攻性的CD4T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逐步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相关症状和体征,甚至导致死亡。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我国,艾滋病经历了传入期、播散期,现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在缺乏有效疫苗和安全抗HIV药物的情况下,有效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艾滋病的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不容忽视。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的欠缺和自我防护意识的薄弱,容易导致感染。许多HIV病毒携带者因各种原因就医时,如医务人员未能充分防范,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医疗环境中HIV的污染也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原因。随着艾滋病感染和发病人数的增加,到医疗机构就诊的人数也相应增多,医疗操作过程中的疏忽可能导致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因锐器伤造成的职业感染危险性也在增加。针头、玻璃、利器等尖锐物品造成的皮肤损伤是职业性感染的主要途径。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学习艾滋病医源性感染预防控制、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标准预防等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以及医护技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推广安全注射和消毒技术,加强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也是预防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为社会的守护者,医务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广大公众也应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遵守性道德,避免不洁性行为,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应对艾滋病的挑战,保护人类健康。 (实习编辑: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