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的战争
消化性溃疡的成因一直备受关注,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疾病的发生呢?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这与胃黏膜的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有着密切的关系。
胃黏膜是我们胃部的天然保护屏障,它拥有三重坚实的防御力量。首先是胃内的黏液,它像一道屏障,防止胃酸、有害微生物的侵蚀和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直接损伤。其次是胃黏膜细胞构成的屏障,它能阻止突破黏液屏障的有害因子继续向胃壁深部侵犯。最后是胃壁内的血液供应系统,它为前两道屏障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勤支持。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我们面临患溃疡的风险。
攻击因子则包括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Hp)、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以及应激状态等。胃酸是胃黏膜分泌的盐酸,在正常情况下,它具有防御外来微生物和激活胃蛋白酶的重要作用。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胃酸会过量分泌,破坏黏液屏障和胃黏膜屏障,使有害物质得以向胃壁内部侵犯,从而形成溃疡。
Hp是一种能够在胃中生存的细菌,它通过分解尿素产生碱性物质氨来避免被胃酸杀灭,并破坏胃黏膜细胞,获取养料,造成胃黏膜溃疡。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等,具有消炎、退热的作用,但它们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对维持胃黏液屏障和黏膜屏障的完整有重要意义,因此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人更容易患消化性溃疡。
应激状态,如严重感染、颅脑外伤、精神创伤等,会使机体产生大量物质以适应这种状态,其中包括可以收缩血管和对胃的屏障造成破坏的激素,这也会大大增加患溃疡的机会。
胃的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关键。当保护因子胃黏膜的三重屏障功能下降时,攻击因子如胃酸过多、Hp等就会占据上风,导致溃疡的发生。保持胃黏膜的健康和平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