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体式-拜月式详解
瑜伽:月之魅力的身心修行
谈及印度,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月亮的皎洁与神秘。古印度人深信自己是月神的子孙,这一观念在玄奘大师取经时亦受到中亚地区的影响。印度,这个被赋予月亮意义的国度,其文化深处蕴藏着与月亮不解之缘。
月亮在印度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是时间的计量器,更是身心活动的周期表。印度神话虽无嫦娥,但有小仙女和飞天,她们的舞姿同样优雅动人,如同月光般皎洁。
自古以来,人们就察觉到精神兴奋与月亮之间的微妙联系,特别是满月时期。16世纪的德国医生帕拉策尔苏斯观察到,满月时精神兴奋的人数会增加。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满月对人体的“生物潮汐”产生影响,使人的情绪产生波动。
月亮的圆缺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医学界很早就注意到月圆之夜避免放血手术的原因,因为圆月可能导致血液流动加速。如今,这一观点在中医学中仍被重视。科学家们正积极研究月亮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期造福全人类。
在印度,除了拜日习俗外,还有拜月、拜火、等丰富多彩的传统仪式。瑜伽中的拜月式便是其中之一。通过连续的16个体位法练习,模仿月圆月缺的周期,瑜伽修行者认为在满月时进行拜月可以吸收月亮释放的甘露,获得生命能量。
拜月式瑜伽以内心冥想安宁平静为核心理念,体式更为温和细腻、柔韧。瑜伽老师用优美的语言指导练习者进入美的体式意境,展现月色的恬静淡雅,帮助练习者达到身心平衡。这种练习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焦虑、抑郁和失眠,还能培养练习者对瑜伽美的热爱,追求身体与心灵的美。
在瑜伽教习中,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帮助练习者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体式与心灵思维之间搭建桥梁。通过感知人体形象外在的美,再深入到形象蕴涵的内在美,引导练习者沉浸在美的意境中,让她们心有所感、情为所动,更加热爱瑜伽的练习,向往身体的美,追求心灵的美。
瑜伽与月亮的完美结合,不仅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更是一种深入身心的修行之道。在月光的照耀下,让我们跟随瑜伽的节奏,感受生命的美好,追求身心和谐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