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舒张压偏高就该治疗
在近年来的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中,专家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忧虑的趋势: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正在逐渐年轻化。特别是在中青年人群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比例居高不下,其中小于40岁的青年人占到了惊人的60%,而40至49岁的人群中也有35%受到其困扰。在我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年人群即35至45岁的人群高血压发病增长率高达62%至74%,远高于老年人群的发病率。
这种高血压年轻化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我们想要阻止更多难以治疗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那么从早期控制中青年人群的舒张期高血压就至关重要。
中年人群的高血压问题,常常与精神紧张密切相关。在高血压早期,尤其是工作紧张时,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会导致心跳加速,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许多中年人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收缩压看似正常,但舒张压却已经明显升高。
为什么中年高血压初期大多表现为单纯舒张压升高,而收缩压却保持正常,压差很接近呢?这主要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脏收缩力量增加,加上周围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而中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好,所以表现为收缩压不高。但当心脏舒张时,由于主动脉过度扩张和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较高,导致舒张压升高。病人常会出现胸闷、等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一些人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诸多错误观念,例如认为“收缩压不高,舒张压高一点不要紧”,或者“宁可买保健品或吃点中药防止血管硬化,不肯轻易吃降压药”。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在中青年时期,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早开始服用降压药,以防止病情恶化。
针对中年舒张期高血压,临床上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例如,抑制交感神经的降压药、钙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剂等都可以有效降低舒张压。中年人群还需要通过长期运动锻炼来降低舒张压,研究证实,运动后舒张压下降比收缩压下降更明显。
除了药物治疗和运动,心理减压也是治疗的关键。中年舒张期高血压常常伴随着精神紧张等心理问题,因此病人需要采取自我音乐疗法、躯体推拿按摩等治疗。对于伴有焦虑症状的病人,还可以使用安定类镇静剂。
中年舒张期高血压病人需要及早接受药物治疗,并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抽烟、少饮酒、节制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共同努力,阻止高血压的年轻化趋势,维护我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