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也会引起房颤
走进急诊,对于房颤患者而言,每100人中约有3人能够被诊断出来。这其中的一种可能病因甲亢,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疾病。甲亢,即甲状腺功能的亢进,是因为甲状腺释放出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发了机体代谢的加速和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其典型症状包括心慌、食欲增强、便次增多以及体重下降等。多数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其他症状。
房颤作为甲亢的常见并发症,常常悄无声息地侵袭着患者的心脏。总体而言,有高达30%的房颤案例是由甲亢引起的。甚至那些看似健康的亚临床型甲亢患者(其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但促甲状腺素水平降低),发生房颤的风险也会增加五倍。一项大规模的研究观察了数万名患者,发现无论是临床型还是亚临床型甲亢,其房颤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即使患者没有出现甲亢的典型症状,房颤患者也应当接受促甲状腺素水平的检查。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甲亢引起的房颤在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中更为常见。老年甲亢患者中,有高达四分之一的患者会并发房颤。而在年轻患者中,房颤则较为罕见。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许多老年房颤患者的背后可能隐藏着甲亢的真相。
寻找房颤背后的真正病因至关重要。因为令人欣喜的是,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六周内,有高达六成的患者会自发地恢复窦性心律。而且,甲状腺功能的恢复速度越快,房颤的转复机率也越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还需要排除房颤患者因服用胺碘酮而导致的继发性甲亢的可能性。
说到胺碘酮,它是另一种引发关注的药品。在服用胺碘酮的房颤患者中,甲亢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除了典型的突眼征外,还可能出现其他的典型甲亢症状,其发病率约为1-5%。幸运的是,大多数患者在停药后的数周至数月内可以完全恢复。然而对于那些少数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来说,当服用胺碘酮的房颤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就需要与真正的甲亢导致的房颤进行仔细的鉴别。
在面临这样的状况时,首先应该停用胺碘酮。如果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那么可以考虑甲亢是由胺碘酮引起的。而对于那些真正由甲亢导致的房颤患者,首要任务是治疗甲亢。当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对于那些仍然存在的房颤患者,他们可以考虑接受药物控制或导管消融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当甲状腺功能控制不良时,药物治疗房颤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导管消融治疗因复发率高,通常不被推荐作为首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