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人 >>

明人老少配 真爱无关年龄?

女人 2015-11-17 13:18性感女人www.xiang120.com

 现代社会“老少配”发生并成功的比例正越来越高。年龄相差悬殊,尤其是男大女小的配对有没有道理?当爱情已经跨越了种族、性别和宗教的界限,年龄是不是也是一个应该被解放的因素?有心理学家说,男大女小年龄悬殊的婚姻满足了女人内心隐藏的“恋父”渴望,而男人也获得了照顾女人,证明男性价值感的机会??

  曾有研究表明,男性年龄比女性大七岁左右而“优化组合”,生育的后代是较为理想的。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是25~30岁,35岁以后,卵巢生产卵子的质量就每况愈下,难以保证胎儿的健康。对男性来说,30岁达到生育能力高峰,此后生育能力虽然也会慢慢下降,但因为男性只是“给予种子”的人,就算过了35岁生育,也并不像35岁以后生育的女人风险那么大。如果他的健康水平没问题,与一个30岁之前的女人结婚,生出健康宝宝,延续自己优秀基因的几率还是非常大。
  从心理上看,同年龄的男女之间,女人的心理成熟度普遍要比男人提早两年甚至更多。,男女在社会成熟度上也存在差别。30岁可以说是女人走向成熟度的分水岭,而对于男人来说,他们的社会成熟往往在35岁前后,30岁的他们事业往往刚刚步入正轨,同年龄段的女人也许就已经成了职场老手。,大一点的男人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生理和社会成熟度的建设,更能给女人带来身心双方面的幸福。这些都给男大女小“老少配”提供了前提基础。
  老少配之男性心理需要
  需求一:寻找控制感
 
 
  名人例证:马景涛&吴佳尼
  2007年情人节之夜,马景涛在45岁生日当天,与比他小22岁的上海姑娘吴佳尼正式步入婚姻殿堂。情人节出生的马景涛在生活中也是位“大众情人”,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情感波折。他曾自曝在感情方面永远不成熟。读书时,马景涛和辛晓琪青梅竹马,但辛妈妈不认同,他最终未被辛家接纳。1993年,因为他情痴成性、外遇不断,而与圈外妻子离婚。后来曾和不少圈内美女谈过恋爱,却屡次被女友指责疑心病太重、经常酗酒打人,还喜欢电话监控女友的行为,有点歇斯底里??多段恋情告吹。
  年过不惑之后,马景涛一度以为自己会孤单一辈子,谁知年轻的吴佳尼一句勇敢的真情告白“不想谈一场没有结果的恋爱”,深深打动了“情场浪子”的心。马景涛和吴佳尼从相识、相恋、订婚、怀孕到结婚,感情一日千里。
  马景涛谈起恋爱来有时会甜蜜得忘乎所以,但残酷起来又会成为小魔王,控制欲很强,也容易出轨,不知这次闪婚式的“老少配”能维持多久呢?
  心理探底:情场浪子的成熟蜕变
  从马景涛此前的数段情感经历可以看到,这个男人属于情感心理上很不稳定的类型。他在谈恋爱时会热情投入过度,但又不太善于控制爱情能量,用力过度往往物极必反,因为会更加计较对方是否给自己同等的重视,变得爱干涉对方的私生活,占有欲过强,把对方的一些蛛丝马迹当作是出轨证据,于是感到受辱,产生酗酒打人的行为。
  马景涛的这种情爱心理也是容易花心出轨的,因为他始终在寻找是否有别的女人可以和自己共谱一段“神仙恋曲”。他的理想主义爱情价值观,决定了他容易期望值过高,也就更容易失望,情伤不断。
  他找到小自己20多岁的吴佳尼,应该有治疗过往情伤的成分。而且“80后”的女孩子喜欢享受当下,她们青春活力也禁得起折腾。她们理想化的爱情价值观也和马景涛的不谋而合。,“小女孩”比较简单,可以满足马景涛长期以来的掌控心理,而他也可以在年轻女孩子那里培养对爱情的责任感。马景涛如能从照顾孩子、疼爱妻子中,反省自己,获得婚恋心理上的安全感以及爱情价值观上的淡定感,他们还是可以有较好的感情运的。
  需求二:修复心理创伤
 
 
  名人例证:吴若甫&刘莎
  吴若甫曾经有位空姐女友,跟他一年才有二十几天见面的机会,其中一多半的时间他又去陪伴当时病重的父亲,女友终于忍受不了这份孤独,满怀伤感地离他而去。后来,他虽然经常传出绯闻,却总是选择“逃避”。感情是他的“雷区”。而就在今年,吴若甫宣布与青年舞蹈家刘莎结婚,夫妇年龄相差20岁。刘莎年仅22岁,北京人,现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青年舞蹈家。“吴若甫绑架案”曾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渡过这场生死关头后,吴若甫对于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上天将一份美好的爱情带到他身旁。
  吴若甫曾这样夸赞太太:“她是中国舞蹈最高奖项的亚军获得者,她的舞蹈非常有感染力,我非常喜欢。” 他还严肃地表示了自己对于这段感情的立场:“我们这份感情是光明正大的,没什么不健康的,我俩感情很好。”被问起与吴若甫相识的过程,刘莎大方地说:“我们是在一次聚会吃饭时认识的,第一次看到吴若甫,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感觉,我们应该属于日久生情吧。”在认识半年后,双方才确立了恋爱关系。
  心理探底:
  修复创伤后应急心理,“小母亲”需求
  吴若甫曾经跟许晴、金巧巧等多个女人传出过绯闻,是一个感情上不太定性的男人。曾经失败的恋情让他在内心有一种对感情的逃避,不敢轻易碰触。,被绑架的经历却让他对家庭温暖有了前所未有的渴望,曾经逃避的态度松动了,他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需要一个人来照顾自己,需要一份爱情来点燃内心的孤寂。
 
  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来讲,男人天生要比女人脆弱,也更需要安慰。自称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吴若甫找比自己小20岁的刘莎结婚,除了觉得对方人品不错,才华横溢之外,更因为她让他感觉到青春的朝气、亮丽,让他可以在心灵经受过创伤打击之后,恢复活力和自信。刘莎是舞蹈家,也是艺术家,她可以带领吴若甫通过舞蹈等方式来释放心底的恐惧、惊吓、忧郁、焦虑等心理压力,让他能够逐渐摆脱PTSD(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侵袭,还可以让他重新散发并延续青春。据说最近为了照顾吴若甫,刘莎已辞去了在中央歌剧舞剧院的工作,陪夫拍戏,做贤妻良母,不至于为了工作奔波而损害双方感情。诸多因素都感动了吴若甫,让他在她身上感受到只为他一人而存在的“母亲”,去除了过往感情造成的创伤。
  老少配”婚姻的和谐因子
  最新心理研究表明,老少配夫妻,是青春与成熟的结合,是一种双赢的局面。此时,男人完成了他生理、心理、社会的三方面成熟,更懂得照顾女人的心理需要,也更有让女人迷恋的社会资源和背景。而女人天生就有或轻或重的恋父情结,这种心理导致女人希望寻找父亲般的配偶,大她多一点的男人正可以担当这一人选,他成了一个“替代父亲”,给了她稳定的安全感。女人在男人的照顾与扶持下慢慢成熟,男人又通过安抚小妻子,加强并巩固了自信,在获得了属于男性的那份掌控感的,焕发了又一个青春。
 老少配之女性心理需要
  需求一:寻求被爱的温暖
 
 
  名人例证:翁帆&杨振宁
  当82岁的杨振宁宣布要和28岁的翁帆结婚时,全世界都震惊了。
  他们之间创下了相差54岁的婚配纪录,杨振宁甚至可以做翁帆的太爷爷了。1995年暑假,汕头大学召开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翁帆被学校选中负责接待杨振宁、杜致礼夫妇。清纯可爱的她当时深得科学家夫妇的喜爱。2003年杨夫人去世后,杨振宁频频电话翁帆,还约她见面游玩。
  翁帆为何要接受杨振宁的感情?面对一个大自己如此之多的男人,离过一次婚的翁帆,是怀抱怎样的心理进入这段婚姻的呢?
  心理探底:家庭中被排斥的三女儿
  翁帆是父母的第三个女儿,上面有两个姐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这个女儿是很受到排斥和忽视的。
  小时候文静的翁帆内心深处潜藏着一片不受重视,不被爱的心理阴影,她需要努力表现,才能争夺到一点爱。上大学后,为了赢得注意,她率先把自己的头发染成金色,可见她早就有了反叛心理。大学里,她虽然漂亮出众,却不曾正式恋爱。大学毕业后,她才匆忙选择了一位外界觉得外貌和志向都不般配的香港男人作为婚姻伴侣,后来又匆匆离婚。
  翁帆在爱情关系上属于那种不是很有自知,也不是很有技术的女人。她太需要被爱,压抑而不快乐的自我太需要释放。她努力求学上进,为的就是一份真正的爱的关系。而这些,在她和杨振宁的关系中出现了。电话、拉手、出游、求婚??虽然对方是一个老男人,但这些却是当时的她最需要的东西。心灵的动荡要求她寻觅一个港湾,而且必须是坚实的,稳定的,对方的地位学识最好非常高。她可能是把杨振宁作为父兄来爱的成分要多于伴侣之爱,但这种爱对她是个巨大的补偿,是自我价值的确认。她终于不是那个“灰姑娘三女儿”,而成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妻子,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老人的爱大多深邃而负责任,她而找到了感情的归宿。
  ,反叛是翁帆因幼时创伤而引发的心理应对和防御机制。现实生活中,她对主流的判断都是有偏差的。她会选择非主流的婚姻,本质上是对传统和父母的反叛,这似乎也是典型中国家庭对爱封闭的悲哀。对于翁帆来说,一切都不重要,有爱,才有自我存在的美丽。
  需求二:快速寻求优越感
 
 
  名人例证:邓文迪&默多克
  邓文迪18岁时离开中国,14年以后回来,名字成了文迪·邓·默多克。
  从广州一家工厂厂长的女儿,到远嫁美国获得绿卡;从加州社区学院,到耶鲁大学商学院;从香港星空卫视的普通实习生,到“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夫人;从没有任何财产继承权,到通过“试管婴儿”成为默多克王国最可能的继承人??但这一切,对于这个年仅38岁的中国女子来说,似乎也只是刚刚开始。
  邓文迪并不是多美貌的女子,她却有足够精明的头脑和开阔的胸怀。她和传媒大王默多克在一班由美国开往香港的飞机上认识,后来,邓文迪来到默多克的星空卫视做实习生,两个人不可思议地发生了忘年恋情。不可一世的默多克,实际是个被财富“囚禁”的人;而邓文迪浑身流动着东方女性水一般的温柔情愫,蕴涵了西方人独立、平等的人格光彩,她为默多克人在高处、心在低谷的灵魂吹去一股清爽的和风。
  心理探底:“证明自己”的捷径
  邓文迪的出现,让默多克结束了和自己妻子的婚姻。
  邓文迪在22岁时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也是“老少配”的形式,对方正是帮助自己出国的53岁美国商人Jake Cherry。而她当时的“情敌”Cherry夫人也曾是自己的恩人。这段婚姻在她拿到美国绿卡7个月后失效。应该说邓文迪比较熟谙吸引老男人之道——男人过了50岁,妻子一般也正好到了更年期,而年轻好胜的她正可轻而易举地利用自己的美丽与挑衅、温柔与霸道去占领那追求浪漫的老男人心田。她的目的很明确,到美国读书,加入美国国籍,结婚成了她证明自我,快速寻求优越感的跳板。
  在爱情方面,选择了打败老女人,赢得老男人——这种不断上演的心理剧,事实上体现了女性的一种稍微的不自信,以及对生存安全感和优势感的迫切需要。要进入上流社会,姿色、才华、心计、精明乃至异国情调,一个也不能少。而邓文迪就是这一切素质的组合者。她善于把握机会,懂得聪明地利用女性魅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她的自身素养和背后的中国市场潜力,也是吸引默多克的重要原因。而且这种关系“外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也让她感觉安全。
  喜欢强势的男人,不论对方年纪有多大,这也表明了女人的一种敢于突破常规、突破传统的择偶态度和人格特点。要什么,不要什么,自己分得很清楚,做事情不怕别人的眼光,也敢于为此承担后果,这应该是这件事较为积极的一面。
  但靠男人只是一时,靠自己才是一世,这个真理颠扑不破。所以近年来,邓文迪已经以默多克王国为基底,以自身实力为双翼,开始了对商业领域的渗入。
  避免“老少配”遭遇滑铁卢的N条戒律
  ”老少配“背后可能潜藏着一些心理上的阴影,比如一些沟通方面的障碍,但只要双方能够正视并反省,借此更多一点了解对方的需要,就不是很大的问题——
  克服代沟:”老少配“的年龄差距最好控制在20岁之内。否则男女间的代沟很大。要克服代沟,双方最好能够去了解对方所处时代的风物背景,并能够融进去,而不要去抵触,让身心在“两个时代”间灵活切换。
  容忍差异:两个人因为年龄差别,肯定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等方面有差异。最好把差异当作一种互补与调剂,对差异加以尊重。
  沟通习惯:“老少配”在生活习惯方面尤其需要协调,双方应在作息时间、饭菜口味、家居偏好、环境色调搭配等细节方面进行沟通,多了解对方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有效调适。
  保养身体:“老少配”中“老”的一方存在比另一半过快衰老的问题,那么他尤其需要注意保养身体,多参与运动,让自己焕发青春活力。而年轻的一方也要顺其自然,接受对方衰老的事实。
 
  碰撞心灵:“老少配”在一定程度上让年轻的一方获得了通向成熟的钥匙,而另一方也获得了年轻一次的机会,双方都要珍惜这种机会,多进行心理碰撞,而不是停留在激情阶段,忘记了深层的心灵成长与收获。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