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院_西南民族学院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所承载了深厚民族底蕴的高校,历经数十载风雨,始终屹立不倒,它就是西南民族大学。这所学校的历史沿革,见证了新中国民族教育的诞生与发展。
回溯其创建背景,可追溯到1950年政务院的批准筹建。次年6月,这所学校正式诞生,成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它的首任院长是受人尊敬的老一辈革命家王维舟。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它经历了领导体制的变革,从最初的领导到后来的国家民委与四川省双重领导,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与努力。2003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同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这是对学校学术实力的高度认可。而在2025年,为庆祝建校74周年,学校通过“和合之路”大思政课回顾校史,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现了学校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
在办学特色方面,西南民族大学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硕士点,涵盖12个学科门类。其中工程学、化学等学科更是进入ESI全球前1%,彰显了学校的学术实力。在校区布局上,学校实行“三校区一基地”模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学校的校训精神“和合偕习、自信自强”,体现了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
在社会影响方面,西南民族大学连续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并入选“双一流”建设计划。学校培养了涵盖56个民族的3万余名学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近期,学校聚焦校史文化与时代使命的结合,如校庆日大思政课上讲述的建校初期的“赴校证”等实物故事,展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积淀。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承载了深厚民族底蕴的高校,其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及社会影响都体现了其卓越的学术实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所学校将继续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民族人才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