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药品识别备忘录(下)
健康新闻 2009-03-08 22:36健康新闻www.xiang120.com
二、颗粒剂及粉剂
药品名称 | 用 途 | 外观性状 | 变化原因 | |
正常 | 变质 | |||
银柴冲剂 | 用于感冒发热、急性咽炎、气管炎、扁桃体炎等 | 黄色或褐色颗粒,味甜 | 受潮易结块、发软或霉变,高温易致发粘 | 密封不严而潮解,高温使糖熔化 |
胃苏冲剂 | 主治气滞型胃脘痛,表现为胃脘胀痛、嗳气不舒、胸闷少食、排便不畅等,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多有上述症状 | 淡棕色至褐色颗粒,味苦 | 潮解、结块、发霉 | 受潮易结块 |
硫酸亚铁 | 用于缺血性贫血 | 淡蓝绿色柱状结晶或颗粒,无臭,味咸涩 | 结块或霉块、虫蛀 | 受冷后易结块 |
阿司匹林 | 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关节痛、活动性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牙痛及痛经等 |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 | 如为瓶装有显著醋酸臭,如为纸包装则不易闻出 | 吸潮即缓慢水解成为水杨酸和醋酸 |
碳酸氢钠 (小苏打) |
用于胃酸过多、酸中毒及碱化尿液 |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 | 结块 | 受潮会分解,部分生成碳酸钠,碱性增强 |
维拉帕米 (异搏定) |
用于抗心律失常及抗心绞痛 | 白色粉末,无味 | 发黄、味臭 | 受潮、遇光易变色 |
三、软膏剂
药品名称 | 用 途 | 外观性状 | 变化原因 | |
正常 | 变质 | |||
清凉油 | 用于头晕、头痛、皮肤瘙痒、蚊虫叮咬及轻微灼伤等 | 淡黄色均匀半固体状,有芳香气味的软膏 | 芳香气味大减或消失,外形变棕褐色,发硬 | 成分挥发 |
肤轻松 | 用于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及湿疹等 | 乳剂型基质的白色软膏 | 熔化失去均匀性 | 久贮、受热或受冻后水分与基质分离 |
益母草膏 | 用于月经不畅、行经腹痛、经闭,以及产后子宫复位不全、淤血腹痛、恶露不尽等 | 棕色或褐色膏剂 | 霉变、发酵变酸 | 含糖分多,密封不严及遇热易发酵而发霉、变酸 |
氧氟沙星软膏 | 外用,治脓疱疮、疖疮、毛囊炎、湿疹合并感染、外伤感染及其他化脓性皮肤感染等,对细菌性眼结膜炎和角膜炎也有效 |
乳白色或微黄色软膏 | 发硬、流油、颜色变暗黄 | 遇光、高温易变质 |
四、丸剂
药品名称 | 用 途 | 外观性状 | 变化原因 | |
正常 | 变质 | |||
维生素AD胶丸 | 用于防治夜盲症、骨软化症、佝偻病等 | 胶丸内含黄色或深黄色油状液 | 软化、破裂、漏油、油臭 | 吸潮或受热可致油酸败;维生素A和D遇光和空气易分解失效 |
六味地黄丸 | 可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消渴 | 黑色小丸 | 霉变、粘连、异味 | 受潮易致粘连和发霉 |
五、糖浆剂
药品名称 | 用 途 | 外观性状 | 变化原因 | |
正常 | 变质 | |||
蜂王浆 (蜂皇浆、王浆) |
属滋补剂,适用于营养不良、食欲减退、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及肝脏疾病等辅助治疗 | 乳白色或淡黄色浓浆,略带甜及酸涩味 | 呈棕色,并产生强 烈臭味或腐败臭 |
遇光、热、空气易变质 |
小儿止咳糖浆 | 用于小儿因感冒而引起的咳嗽、支气管炎 | 棕色液体,味香甜,略带咸苦 | 发酵、发霉或有多量沉淀,味变酸 | 遇光、热或与空气接触可导致发酵霉变,或产生二氧化碳并使味变酸 |
复方甘草合剂 (棕色合剂) |
用于祛痰、镇咳 | 棕色液体、味甜 | 产生多量沉淀 | 本品中的亚硝酸乙酯醑不稳定,易氧化水解产生亚硝酸等使甘草酸沉淀 |
鱼肝油 | 用于防治夜盲症 | 黄色至橙红色的澄清粘稠液体,微有特异的鱼腥味 | 色变深,味变涩苦,有败油臭,浑浊 | 久贮及遇空气易被氧化而酸败,酸度增高,色泽变深。而维生素D遇光会分解 |
六、胶囊剂
药品名称 | 用 途 | 外观性状 | 变化原因 | |
正常 | 变质 | |||
阿莫西林胶囊 | 用于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及螺旋体等感染 | 胶囊完整,囊内药物呈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 | 外表软化、碎裂、粘连或发霉,囊内药粉结块或变黄 | 吸潮后软化、脱裂,药粉变黄或结块 |
氟哌酸胶囊 (诺氟沙星) |
适用于革兰氏阴性及部分阳性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腹腔器官感染及淋病等 | 胶囊完整,囊内为白色粉末 | 胶囊软化、碎裂漏粉,内容物变深黄色。 | 吸潮、高温或置于阳光照射下 |
芬必得胶囊 | 用于各类中度疼痛,如关节痛、肌肉痛,由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等引起的疼痛,及偏头痛、牙痛、神经痛等。也能减轻各类感冒引起的发热 | 内容物为白色球形小丸 味甜 |
粘连、开裂或变形,药物漏出 | 吸潮或强光作用 |
七、滴剂、口服液及外用药水
药品名称 | 用 途 | 外观性状 | 变化原因 | |
正常 | 变质 | |||
氯霉素滴眼液 | 用于急、慢性结膜炎,眼睑缘炎,角膜炎等眼病 | 无色的澄明液体 | 刺激性增加,但色泽一般不变 | 遇光、热易水解 |
醋酸可的松滴眼液 | 用于过敏性结膜炎、角膜炎、巩膜及虹膜炎等 | 静置时有微细颗粒沉淀,振摇后成均匀的乳白色混悬液 | 颜色变黄,结块,振摇不易混悬 | 久贮与空气接触,可使羰基侧链分解,促使变色 |
双黄连口服液 | 适用于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及感冒等 | 黄色或棕色液体 | 沉淀或有絮状物 | 密封不严、贮存环境温度较高 |
碘酒 | 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 | 红棕色的澄明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臭 | 颜色变淡 | 挥发性强,久置挥发 |
紫药水 | 防治皮肤粘膜的化脓性感染 | 深紫色液体 | 产生大量沉淀,溶液颜色变淡 | 受热乙醇挥发,使得甲紫晶体析出 |
上一篇:变质药品识别备忘录(上) 下一篇:药品有效期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