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肥大症为男性膀胱颈部梗阻重要病变之一。就其病理言之,叫做前列腺增生(Prostatic Hypertrophy)更为适当
但习惯上前列腺肥大之名较为流行,故仍沿用此名。有良性前列腺肥大之名
意示和前列腺恶性肿瘤相区别。看来不致造成混淆,故亦省略
前列腺增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关于前列腺肥大的病因迄今未能了解清楚
以前有人(Carleton)认为前列腺肥大与过度的性生活
情欲放纵
生活散漫
后尿道炎症未能彻底治疗
尿道梗阻及睾丸功能异常有关
现在看来很难说有何关系
Virchow曾将肥大的前列腺体描写成为“肌瘤”或“腺瘤”
用新生物的学说来解释前列腺肥大
以后Deming(1935)及Moore(1943)等人对此学说提出异议
认为新生物是组织的异常肿块
生长迅速且无规律;而增生则是组织细胞的肥大
常以补偿同类组织的损失
或代偿同类组织之功能不足
在甲状腺
肾上腺皮质和脑垂体
均可见有类似情况
其它尚有动脉硬化学说
感染学说
新陈代谢及营养条件学说
均难以说明问题之实质
比较能够说明问题的还是内分泌学说
内分泌学说很早以前就有人观察到前列腺的发育与睾丸关系密切
切除两侧睾丸
可使前列腺萎缩
青春期前将垂体破坏
前列腺亦停止发育
大量应用女性素
可使前列腺萎缩
大家都承认前列腺增生系由于性腺内分泌的紊乱
但迄今仍缺少化验数据以说明此一问题
对于内分泌紊乱的细节
理解也不确切
比如检查正常男性精索内静脉血中睾丸酮的含量为0.025~1.6μg%之间
在30~80岁过程中
此数值逐渐减少(Finkelstein 1961)
测定尿内17酮醇排出量
50~70岁仅为男性青年排出量的40~55%(Mac Donald1962)
但测定患者男性激素之含量
所得结果甚不一致
有者低
有者高
有的没有变化
Lacssagne(1933)曾认为雌性激素可能是前列腺肥大的病因
前列腺肥大产生于前列腺的侧叶及中叶等“髓质部”而不使髓质部退化;而“皮质部”并无影响
Huggins认为是由于雌性素使雄性素的作用减低
从而使髓质部退化;而“皮质部”即后叶对雄性素反应阈低
故仍维持原状
男性体内之雄性素及雌性素产生于睾丸及肾上腺皮质
并受垂体内分泌的控制与调节
以维持其平衡关系
从治疗之效果来看
女性素及阉术对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癌之作用较为可靠
对前列腺肥大之作用
则不恒定
使用男性素或男性女性素联合使用治疗前列腺肥大症
均不能得到可靠的效果
前列腺肥大症与性腺内分泌的紊乱有密切关系
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明确
前列腺增生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主要为排尿异常症状可分为梗阻和刺激两类;梗阻症状为排尿踌躇
间断
终末滴沥
尿线细而无力
排尿不尽等
刺激症状为尿频
夜尿多
尿急
尿痛
症状可因寒冷
饮酒及应用抗胆碱药
精神病药物等加重
长期梗阻可导致乏力
嗜睡
恶心呕吐等尿毒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