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吃生蒜加重病情
走出腹泻饮食三大误区,正确养护你的肠道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腹泻似乎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小病,对于如何在腹泻期间进行合理的饮食调养,却存在着诸多误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误区,并学习如何正确养护我们的肠道。
误区一:禁食养肠
有人认为,在腹泻时,应该让肠道休息,采取禁食的方式,以减轻胃肠负担。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腹泻时,人体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此时若不及时补充营养,会导致人体能量不足。适当的饮食如面糊、豆浆、细面条、豆腐脑等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血糖浓度,促进身体的康复。
误区二:吃蒜杀菌
不少人在腹泻后会选择吃点大蒜来“杀菌”。虽然蒜确实具有杀菌作用,但在腹泻时食用却可能适得其反。腹泻主要由受凉或进食不洁食物引起,这时肠腔已处于饱和状态,辛辣食品如大蒜可能会加重对肠壁的刺激,导致肠壁血管充血水肿,从而加重腹泻。患急性腹泻时不宜食用大蒜,尤其是在腹泻次数过多的情况下。
误区三:盲目补充营养
很多人认为鸡蛋营养丰富,具有补养脾胃的功效。在腹泻期间,尤其是老年腹泻患者,由于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动下降等原因,肠道蠕动和营养吸收功能受影响。这时吃鸡蛋不仅无法滋补身体,还可能加重病情。在腹泻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鸡蛋。
那么,在腹泻期间该如何正确饮食呢?
丁主任指出,急性腹泻多与细菌或病毒感染、饮食不当有关,多由肠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所致。在急性腹泻期,脱水严重者应及时补充水分。病情缓解后,可选择细软少油的米汤、稀粥、面食以及淡茶水、果汁等易消化、高热量的食物。而一些粗质通便的蔬菜和易导致肠胀气的豆类则不宜食用。对于慢性腹泻,由于病程较长,容易造成体内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因此需精心配制半流质食物,如少油腻、少渣、高蛋白、高热能、高维生素的食物。建议少吃多餐,选择蒸蛋、肉泥、鱼、面条、菜泥、苹果、香蕉等食物,并确保隔夜食物经过煮沸消毒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