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中毒事件频发,专家提醒:海鲜这么吃,肠胃才能好

健康饮食 2025-07-03 16:31饮食健康www.xiang120.com

每当夏季的脚步临近,各式各样的海鲜就如同赴宴的嘉宾,纷纷跃上我们的餐桌。小龙虾、皮皮虾、蛤蜊、海胆,这些名字在舌尖上跳跃,让人忍不住垂涎。这美味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

在福建,一位女子因食用不当海鲜,感染了海洋细菌,最终不幸离世。泉州市的一名男子也因食用了海产品而导致双下肢重度感染,最终因多脏器衰竭离世。因误食海鲜导致腹泻、呕吐或水肿而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也络绎不绝。面对这样的风险,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心的研发专员苗雨田为我们揭示了吃海鲜的注意事项。

人们在食用海鲜鱼类、贝类等出现中毒的毒素,其实并不来源于这些海鲜本身,而是来自于它们所食用的有毒海洋藻类。苗老师建议,在享用海鲜时,一定要将内脏清除干净,并避免食用内脏,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中毒的风险。

而在购买和食用海鲜时,也有许多注意事项。在购买海鲜时,我们应该选择正规的海鲜市场,并向卖方询问清楚海鲜的产地和来源,避免购买到来自污染海域的海鲜。我们必须要确保海鲜是新鲜的。不新鲜的海鲜可能会导致恶心、剧烈腹泻等症状。尤其是河里的鱼虾蟹贝类,死的绝对不能吃。在购买时,我们要观察海鲜是否活泼好动,发现精神萎靡的不要购买。要注意海鲜的颜色和气味,发现异常也不要购买。

在食用海鲜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买回的生海鲜需先用淡盐水浸泡多次,直到水变清澈。在蒸煮过程中,时间和温度要足够,以充分杀死细菌。通常,海鲜需要沸水煮5分钟或蒸20分钟。不要过量食用海鲜,因为海鲜属于高蛋白食物,过量食用会给肠胃消化带来负担。

最重要的是,吃海鲜时千万不要喝啤酒或其他酒类。因为过量食用海产品时,大量嘌呤物质会进入体内,导致血尿酸升高。如果此时再配上冰镇啤酒,无疑是雪上加霜,可能引发痛风、肾结石等疾病。

在这个炎炎夏日,希望每一位吃货都能尽情享受海鲜的美味,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遵循上述建议,让我们健康地享受这个夏天的海鲜盛宴吧!关于海鲜食用安全的小知识湘120健康网原创

夏日炎炎,海鲜成为许多人的餐桌佳肴。你是否知道,当天没吃完的海鲜,最好不要留到第二天再吃?因为海鲜中的某些细菌在高温下并未完全被杀死,一旦冷却,这些细菌可能会复苏。若您不慎食用中毒,也不必惊慌失措,这里有一些急救方法供您参考。

想象一下,在享受美味海鲜后,却出现了中毒症状,这时我们应如何应急呢?别急,苗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建议:

催吐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当发现有人海鲜中毒,我们可以用手指或钝物刺激其咽喉,引发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缓解中毒症状。但在催吐过程中,要特别小心,避免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如果中毒者食用海鲜的时间较长(超过2至3小时),且状态良好,可以考虑服用泻药,让胃内的有毒物质尽出。

如果中毒情况严重,最好的办法是立即送往医院洗胃,彻底清除胃内残留的有毒物质。对于局部接触贝毒素的患者,可以用清水冲洗并进行局部止痛。

为了防止中毒者脱水,轻度中毒者可以多喝淡盐水、茶水或稀米汤。而重度中毒者需要禁食8至12小时,可以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进食米汤、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湘120健康网提醒您:在享受海鲜美食的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嘴,损害了自己的健康。在食用海鲜时,确保新鲜烹饪,并遵循上述建议。让我们共同关注食品安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湘120健康网(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