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厨房安全 切记十大准则
厨房安全,关乎我们的生命健康,须臾不可忽视。下面,让我们揭开厨房安全的奥秘,看看我们在烹饪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食品一旦烹饪完成,应立即享用。食物在室温下冷却后,细菌便会在其上安家落户,繁衍子孙。那些被放置在室温下四五小时的食物,更是危险重重。时间越长,危险性越高,食用这些“时间流逝”的食物无异于冒险。
对于食品,特别是家禽、肉类等,必须确保彻底煮熟才能食用。所谓的“彻底煮熟”,是指让食物的所有部位都达到至少70℃的温度,以确保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
在食品选择上,我们应选择那些已经经过加工处理的食品。比如,选择经过消毒的牛奶而非生牛奶,从源头减少风险。
烹饪后的食物常常无法一次吃完,这时如何存储便成为关键。如果需要存放四五个小时,食物应在高温(接近或高于60℃)或低温(接近或低于10℃)的环境下保存。特别需要留意的是,儿童的食品不宜存放过久。常见的误区是:将大量未冷却的食物放入冰箱,这会导致食物无法快速降温、散热。
对于已经存放的熟食,必须重新加热至至少70℃才能再次食用。
在烹饪过程中,要防止未煮过的食品与煮熟的食品接触,以免发生污染。例如,使用同一把刀先后切生肉和熟肉就可能造成污染。
厨房的清洁也是关键。烹饪用具、刀叉餐具等应用干净的布抹干擦净。每块抹布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一天,使用前要沸水煮过。任何可能滋生细菌的地方都不能放过。接触食物的衣物应该定期更换,并在使用前高温消毒。
在厨房里,双手的清洁至关重要。做饭前要洗手,每次做饭间歇及更换食材种类时都要重新洗手。甚至宠物也可能成为细菌的传播源。
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这些动物通常带有致病微生物。建议使用封闭的容器来储存食物。
关于用水,无论是烹饪还是准备食品,都应使用纯净的水。如果水质可疑,最好将其烧开后再使用。
让我们从细节做起,确保厨房安全,守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