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营养虽好 不宜长期食用
在日常的膳食中,隐藏着许多令人困惑的误区,这些误区遍布主食、蔬果、蛋奶等各类食品之中。有些误区流传已久,有些则最近在网络上盛行,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困惑。接下来列举一些常见的误区并其真相。
关于杂粮杂豆的食用,很多人认为应该多吃。这些食品确实富含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等营养素,但同时也含有较高的粗纤维。过多的粗纤维会影响人体对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因此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不吃主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人体需要活动、思考,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于三大功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尤其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们来说,脑部的血糖供应至关重要。不吃主食是不明智的选择。
在蔬菜的食用上,也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并非所有的蔬菜都适合生吃。例如,四季豆、新鲜的黄花菜以及未煮熟的豆浆都不能生吃。对于土豆,如果发芽或发青,生吃也是非常危险的。
很多人认为蔬菜打成汁会保留更多的营养,但实际上在榨汁过程中,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会被破坏掉,见光也会被氧化。吃完整的蔬菜水果是更好的选择。
在肉类的食用上,也存在一些误区。例如,有人认为不吃红肉会缺少铁元素的摄入。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对于补充铁元素非常重要。
在食用油的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品质好的油,如单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橄榄油或茶籽油。这些油对于预防一些疾病有好处。
多吃鱼肉也是有益健康的。研究发现,经常食用鱼类的孩子智商较高。牛奶是补钙的好选择,100毫升牛奶中含有100mg-120mg的钙,且钙的吸收效果非常好。如果没有喝奶制品的习惯,也可以考虑补充钙剂。
最后提醒大家,食物的摄入需要均衡多样,不要盲目跟风或追求极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合理选择食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