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食物不能趁“鲜”吃
有些食物,我们平常总是认为新鲜就是最好的,它们的新鲜状态似乎代表了营养和美味。大自然总是充满了惊喜和未知,总有些食物,不能趁鲜吃,反而放久一些,或是经过特殊处理后再食用,更能展现其美味与营养。
首先说说木耳。木耳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佳肴,清炒、凉拌都是美味之选。你知道吗?吃干木耳比鲜木耳更有益。鲜木耳含有一种名为“卟啉”的光感物质。这种物质在食用后经太阳照射,可能会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导致皮肤瘙痒、红肿。但干木耳经过暴晒,大部分卟啉已被分解,更加安全。
再来说说腌菜。腌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所以不宜多吃。但你知道吗?腌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在开始腌制后的两三天到十几天间达到高峰。腌菜最好要在腌制二十天以后再食用,这时的腌菜不仅更加安全,而且风味独特。
新鲜的海蜇虽然看上去诱人,但却含有毒素,不可直接食用。只有经过碘盐加工处理数次后,才能让毒素排尽。很多人喜欢在果园里采摘新鲜的水果,认为这样的水果更新鲜、更美味。这些水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喷洒农药,如果不加清洗、消毒就食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市面上罕见的野菜虽然珍贵,但我们真的不能随意采摘和食用。因为天然的野菜生长环境可能并不干净,如生长在垃圾堆或被污染的河道附近。这样的野菜很难清洗干净,食用后反而可能对身体有害。
有些人喜欢吃“鲜嫩”的猪肝,但在烹调时为了追求鲜嫩口感,往往急速炒一下就食用。这样做其实隐藏着很大的隐患。因为猪肝是动物体内的器官,如果加热不充分,其中的一些毒素可能会进入身体,诱发疾病。为了吃得更安全,我们应该在食用前先用淡盐水浸泡猪肝一段时间再进行烹炒。
食物的世界真是奇妙无穷。我们在享受美食的也要了解食物的属性,选择正确的食用方式,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美味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