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水中毒”:夏日饮水讲究技巧
在日常的生活中,水分的补充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补水也需要有个度,过量饮水可能会引发“水中毒”。尤其是在炎炎夏日,人体出汗量大,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是如何正确饮水,避免水中毒呢?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水中毒。当人体摄入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肾脏的处理能力,过剩的水分会导致细胞膨胀,引发低钠症,出现头晕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痉挛、昏迷,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避免水中毒呢?
一、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们很容易出汗,水分流失严重,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会让身体处于脱水的危险边缘。口渴后容易暴饮,这也是导致水中毒的原因之一。
二、掌握正确的喝水方式。应该少量多次饮水,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以先用水润湿口腔和咽喉,然后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一些。这样分几次喝,就不会因水中毒而损害健康了。
三、夏季饮水要讲究技巧。要根据出汗、小便等身体水分挥发的量确定喝水量,每次100毫升到200毫升为宜。要及时补充盐分,可以在饮用的水中添加0.1%的盐。尽量少喝冰水,10℃左右的水既可降温解渴,又不会伤及肠胃。
对于爱美人士来说,不要被所谓的“健康知识”误导,每天喝8杯水并不是硬性指标。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需的水分也应是不同的。如果盲目地每天喝足8杯水,可能会引发慢性水中毒。
我们还要了解点水中毒救治常识。一旦发现有人水中毒,对轻型患者要在短时期减少患者的水摄入量以减轻症状;重症患者一定要送到医院救治。在水中毒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要把患者放平,避免意外伤害,并等待救援。
正确补充水分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一环。让我们在享受夏日清凉的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避免因为饮水不当而引发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