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腐引发肾结石? 专家:不全是豆腐的错
导读:据报道,一男子因肾结石被医生取出420颗结石,据称与其饮食习惯有关。那么,饮食习惯与肾结石之间有何关联?如何预防肾结石?针对这一问题,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预防肾结石的饮食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喝足够多的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特别是在夏天和运动后出汗较多的情况下,血液易浓缩,需要及时补水。如果身体缺水,尿液就会浓缩,尿液中的物质可能因过饱和而沉淀,导致肾脏和膀胱出现结石。每天宜喝足够的水,以保持尿液的正常排泄。请注意,这里所强调的是喝水,而非甜饮料。
二、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尽管肾结石多为草酸钙型结石,但并不意味着应减少钙的摄入。研究证实,膳食中钙摄入量高反而降低患肾结石的危险。无论是豆腐还是富含钙的绿叶蔬菜,都可以经常食用。服用补钙品时需谨慎,因研究发现服用补钙品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而摄入天然食物中的钙则会降低风险。
三、摄取足够多的钾和镁。研究显示镁的不足可能增加肾结石风险。钾和镁的充足供应可以改善钙的利用情况,避免钙从尿中排出,从而减少肾结石的风险。深绿色叶菜是镁的优质来源,如菠菜、羽衣甘蓝等,其中叶绿素的分子含有镁。
四、远离甜饮料和甜食。糖会干扰钙的吸收利用,甜饮料也与肾结石风险相关。研究表明,喝甜饮料特别是含维生素C的甜饮料可能导致尿中草酸排出量增加,从而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应尽量避免过多摄入甜饮料和甜食。
五、避免蛋白质摄入量过高。过高的蛋白质摄入也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在饮食中应适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预防肾结石需从饮食做起,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远离不良食物,才能有效预防肾结石的发生。希望通过以上专家的建议,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肾结石,保持身体健康。蛋白质过量,可能导致尿钙排出量增加,从而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过多的摄入大鱼大肉,而主食和蔬菜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钙、钾、镁元素的缺乏,同时硫、磷元素过高,进一步促使尿钙排出量上升,骨钙溶出增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采用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快速减肥的人群,非常容易患上肾结石。所谓的“吃肉减肥”、“鸡蛋减肥”等方法都潜藏着这样的风险。
我国的人体试验表明,草酸钙型肾结石患者在摄入一定量猪肉后,尿中的草酸和尿酸水平会升高,而柠檬酸含量下降,尿液酸度上升,这种效应会持续6小时以上,极大地增加了形成肾结石的风险。
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而言,并不存在蛋白质不足的问题。一些人由于盲目补充蛋白质,导致摄入量过多,从而增加了肾结石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在长期服用蛋白粉后出现的肾结石问题,很可能便是过量摄入蛋白质所致。
许多女士为了美容而服用胶原蛋白产品,但胶原蛋白中的甘氨酸和羟脯氨酸是草酸形成的前体,过量摄入会增加尿中的草酸含量,同样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而健身人群在肌肉训练后服用大量蛋白粉、蛋清等高蛋白保健品或食品也存在类似风险。
在预防肾结石方面,除了适量摄入蛋白质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饮食建议。要适量饮用豆浆,不宜过量或过浓。传统的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在预防结石方面比“内酯豆腐”更为推荐。多喝水、少喝甜饮料、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度运动、避免肥胖等也是预防肾结石的重要措施。
预防肾结石需要从饮食和运动多方面入手。在饮食方面,应均衡摄入营养,避免过量摄入蛋白质、草酸等物质。适度运动、避免肥胖也是预防肾结石的重要措施。湘120健康网独家使用此文,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