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比吃饺子更流行的是喝冬至补心养阳汤

健康饮食 2025-07-04 21:41饮食健康www.xiang120.com

冬至,是一年之中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在这个大节日里,饺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美食,流传着一种古老的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耳朵就不会被冻坏。这一习俗,源于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的善举。

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冬至那天,他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许多人耳朵都冻烂了。于是,他支起医棚,舍药救人,为乡亲烹制了“祛寒娇耳汤”,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煮成汤,再包成耳朵状的娇耳,煮熟后分发给求药的人们。人们吃了娇耳和汤后,浑身暖和,耳朵也痊愈了。于是,后人便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称之为饺子或扁食。

除了吃饺子外,民间还有喝饺子汤的习惯。因为“原汤化原食”,面汤中含有消化酶,有助于减少积食。而且面粉中的B族维生素在煮食过程中会流失到汤里,所以喝原汤还有一定的补益作用。随着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按照节气养生成了一种潮流。冬至作为养生的元点,是补阳补气的最佳时机。有一道冬至补心养阳汤特别流行。

这道汤的主要原料有羊肉、黄芪、当归等。将原料一起下锅炖煮,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加入胡椒粉等调料即可。盐不可下锅,下顿热过之后再加盐调味。还有其他一些注意事项如湿气重的人可放花椒一起炖等。这道汤适合大多数人饮用,特别是对于心阳不足、难以入睡的人有很好的调理作用。黄芪和当归的剂量可以根据人数和体质适当调整,只要保持五比一补血黄金比例即可。生姜和大枣的搭配在这道汤中起到了调和脾胃的作用。还有一些前期准备和注意事项让补心养阳汤的效果更佳。

在这个冬至时节,让我们一起享受家庭团聚的温馨时刻,品尝美味的饺子和养生的补心养阳汤,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食方探源》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饮食的重要性,饮食对于我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两部经典著作《回家吃饭的智慧》(全新修订典藏版)和《吃法决定活法:四季养命食方》中,作者深入挖掘了食方的来源与奥秘,为我们揭示了饮食背后的智慧。

一、《回家吃饭的智慧》:重温家的味道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家的味道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家的味道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最朴实、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在《回家吃饭的智慧》这本书中,作者带我们回到那温馨的家,重温家的味道,感受饭菜间流淌的亲情与温暖。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食物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家庭、关于情感的散文诗。

二、《吃法决定活法:四季养命食方》

饮食与生命息息相关,吃对了能滋补身体,吃错了则可能损害健康。在《吃法决定活法:四季养命食方》这本书中,作者根据四季变化,为我们提供了针对性的饮食建议。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每一个季节都有相应的食方,帮助我们顺应自然,保持健康。

这两部著作都强调了饮食与生命质量的密切关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慢下来,关注自己的饮食,了解食方的来源与背后的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食方决定活法”的深刻含义。

通过阅读这两部著作,我们不仅能了解食物的养生之道,还能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庭的深情。让我们在品味美食的也品味生活的美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属于家的温馨与幸福。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