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康复按摩
中风偏瘫是一种常见症状,通常伴随着急性脑血管疾病出现。患者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会出现运动障碍,轻度患者行走时会有特殊步态,严重时则可能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为了帮助患者康复,按摩和被动运动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目录
一、中风偏瘫康复按摩
中风偏瘫患者由于肢体的运动不灵,自我按摩较为困难,因此家庭成员应给予按摩治疗。按摩时,患者需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位,并捏拿瘫痪的上下肢肌肉,重点按揉和捏拿关节部位。患者还需取俯卧位和坐位,进行不同的按摩动作。按摩过程中,手法需刚柔兼施,避免动作粗暴。
二、中风偏瘫患者应常做被动运动
中风偏瘫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应从简单的动作开始,从肢体的近端坐到远端,逐级训练。家属在进行被动运动时,应缓慢而柔和,有规律性,避免用力牵扯或大幅度动作。结合按摩有助于肢体的功能恢复。只要患者积极进行有规律的被动运动康复治疗,就会缩短恢复时间。
三、中风偏瘫是怎么回事
中风偏瘫多由急性脑血管病及其原发病引起。这主要是因为大脑半球皮层运动中枢受损。任何一侧大脑半球的病变都会导致对侧偏瘫。而两侧大脑半球容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内囊,这个部位的小血管容易破裂出血或发生血栓形成。了解中风偏瘫的成因对于预防和治疗都至关重要。中风偏瘫:深入了解与应对
在人体内部,内囊区神经纤维排列紧密,上行与下行的纤维均穿越其间。一旦这个关键区域受损,可能导致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三偏征”。
说起偏瘫,其病因复杂多样,但都与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可能的原因包括:
1.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中风的最主要原因,70%的中风患者都有动脉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主要推手之一。
2. 高血压:这是中风最常见的原因,脑出血的患者中有93%具有高血压病史。
3. 脑血管先天性异常:这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4. 心脏病:如心内膜炎可能产生复壁血栓,而心动过缓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
5. 糖尿病:在代谢病中,糖尿病与中风的关系最为密切,有30-40%的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
对于中风偏瘫的检查诊断,主要表现为一侧上下肢的运动障碍,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 意识障碍性偏瘫:突然发生意识障碍,伴随偏瘫,同时可能出现头和眼的单侧偏斜。
2. 弛缓性偏瘫:一侧上下肢的随意运动出现障碍,肌张力显著低下,而胃肠运动、膀胱肌等则不受影响。
3. 痉挛性偏瘫:一般由弛缓性偏瘫演变而来,肌张力明显增高,上肢的伸肌群和下肢的屈肌群瘫痪明显。
4. 轻偏瘫:在偏瘫极轻微的情况下,如进行性偏瘫的早期或一过性发作性偏瘫的发作间隙期,很容易忽视。
面对中风偏瘫的急救,无论在家中还是其他场所发生,都需要冷静处理。在家中发生的情况下,紧急抢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处理得是否及时和得当关系到病情的后续发展。一旦有人发生中风偏瘫,应将其平稳地抬到床上,保持头部不受震动。然后解开衣领,如有假牙应取出,确保呼吸道畅通。等待医生前来或病情稳定后送医院抢救。搬运病人时,应保持头部在上,减少脑部充血。
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急救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中风偏瘫,为病人的康复赢得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