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望步识病
1.保护性跛行:走路时,患侧足刚一点地则健侧足就赶快起步前移;健足触地时间长,患足点地时间短;患腿迈步小,健腿跨步大;患腿负重小,健腿负重大。这种保护性患足点地跛行,多见下肢受伤者。
2.拖腿性跛行:走路时,健腿在前面患腿拖后,患肢前足着地,足跟提起 表现为拖腿蹭地跛行。可见于儿童急性髋关节扭伤、早期髋关节结核或髋关节骨膜炎等。
3.间歇性跛行:开始走路时步态正常,但走不了多远(严重者不到百米) 患者就因小腿后外侧及足底胀麻疼痛而被近停步,需蹲下休息片刻,待症状缓 解后再重新起步。走走歇歇,称为间歇性跛行。常见于腰椎管狭窄症、坐骨 神经受累以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供血不足患者。
4.摇摆步态:走路时患者靠躯干两侧摇摆。使对侧骨盆抬高,来带动下肢 提足前进。所以每前走一步,躯干要向对侧摆动一下,看上去好像鸭子行走,所以又称"鸭行步"。常见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双侧脱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严重的"O"型腿,以及臀上神经损害患者。
5.高抬腿步态:走路时,患腿高抬,而患足下垂,小跨步跛行,如跨越门 槛之状,所以又称"跨越步态"。主要是由于小腿伸肌瘫痪,足不能背伸而成下 垂状态。为避免走路时足尖蹭地而有意识将腿抬高,常见于坐骨神经、腓总神经麻痹或外伤等。
6.足跟步态:走路时以足跟着地,步态不稳,表现躯体轻轻左右晃动,足背伸、足弓高。可见于胫神经麻痹、跟腱断裂、遗传性共济失调等患者。
7.划圈步态:走路时表现为患腿膝僵直,足轻度内旋及下垂,足趾下勾。 起步时,先向健侧转身,将患侧骨盆抬高以提起患肢,再以患侧髋关节为轴心, 直腿蹭地并向外侧划一半圆前走一步。由于多见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所以又称"仿瘫步态,还有慌乱步态:多见于脑动脉硬化、脑肿瘤、头部陈旧性外伤等;醉汉步态:主要见于小脑或前庭疾患;踏地步态: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髓型颈椎 病以及脊髓痨等患者;交叉步态:多见于大脑瘫、截瘫等患者。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