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诊诊脉的部位
中医 2017-05-08 07:25老中医www.xiang120.com
腹部:腹部为自鸠尾(剑突)下至脐下,及脐左、脐右之统称。自心下至脐可分为上、中下三脘,总称胃腕。古代医籍往往将上腹与胸混称,如大结胸之“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及小结胸证病位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部是指上腹而言。
祖国医学的腹诊系指腹部之诊法而言,而胸背腰等处亦当包括在内。分述如下:
1、胸部:胸部可分为胸、胁肋、虚里(心尖搏动处)、缺盆等数处,可察知心肺之疾患。
2、腹部:腹部为自鸠尾(剑突)下至脐下,及脐左、脐右之统称。自心下至脐可分为上、中下三脘,总称胃腕。古代医籍往往将上腹与胸混称,如大结胸之“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及小结胸证病位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部是指上腹而言。此部位发生病变,以消化系为主。
3、胁下:腹部两侧为胁下部位,即胁软骨之下方,为肝胆所在部位,此位置之代表穴为章门穴。
4、脐部:包括脐及其四周。脐又名神阙或幽阙,正对腰部之命门,居腹部之正中,为脾胃中气之外候,且与命门气化相通连,故为腹诊之重要部位,反应正气之盛衰体质强弱最有意义,故查脐为腹诊重点之一。脐周为检查中焦疾病的重要部位。
5、少腹:自脐下至耻骨为少腹,又称小腹。脐下一寸五分正中处为气海穴,脐下三寸正中处为关元穴,是诊察元气强弱的外候部位。少腹两侧为检查少腹急结等证之处。
6、腰背:腰背为五脏六腑俞穴集中区域,俞穴为脏腑功能之反应点,凡脏胸有病变者,按压其相应之俞穴反应最敏感,局部肌肤之强直紧张也可触知。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