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抑怒”方法
生活中,常有人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发怒,不仅伤了朋友间的和气,还有损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多古代名人都很长寿,这些古代名人是如何抑怒的呢?下面就向大家介绍,自己也不妨一试。
西门豹“佩韦以缓气”。《韩非子》载,春秋时魏国邺令西门豹性情暴躁,易怒,为自控,“佩韦以缓气”。韦者,熟牛皮也,其质地柔软。西门豹效其特性以自戒,每当脾气发作,即用手抚之良久,怒则消除。
张发“写字以散气”。韩愈《送高闲人序》介绍,唐代文人张发爱好写字,但非练技,而是消遣。每遇不平之事,气从衷来,立即用写字散气。韩愈赞曰,此法简单有效,如握笔草书尤其是狂草,写字前所发之怒气皆移向笔端,流向书面而消散。
陆游“赏花以破怒”。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坎坷,但他持有养生之道,活到耄耋之年。他平时爱种花、赏花,每身处逆境,为排解心中愁怒,就去赏花,“放翁年来百事情,惟见梅花愁欲破”。
李纳“弈棋以息怒”。明代郑王宣《昨非庵日撰》载,李纳性火,易发脾气,但酷好弈棋。只要下棋,心态旋即安详,其家人每见他躁怒时,遂悄悄端出棋盘放在他面前,其面颜立刻改观,取子布局,接着怒气烟消云散。
郑板桥“面竹以忘怒”。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潍县知县时郁郁不得志。当他受上司讽压、怒气来时,便铺好宣纸,提笔画竹,以抑怒气。尤其他因助农民告状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后,画竹更成为他晚年自娱怡乐、排怒解愁的养生之道。
李渔“着书以释怒”。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说:“予无他癖,唯有着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牢骚不平之气籍以铲除。喜怒哀乐,皆成文章。”
林则徐“悬联以警怒”。林则徐禁烟时,常常发怒,遂在书房挂“警怒”以自制,并于厅堂悬一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联自我警示应宽宏大量,下联自我告诫要无畏无私。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