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因时因人制宜
学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人体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按照中国的习惯,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一般在每年阳历的5月5日左右。入夏后,气候炎热,人们食欲减退,摄入营养相对减少,而且白天时间较长,夜晚时间较短,睡眠往往不足,这些都会引起正气虚衰,容易造成人体虚弱。正当人们渴求知识的时候,有不少打着中医旗号的所谓专家,常以惊人之语标新立异,导致人们陷入误区,亟待正本清源。
暑必伤气 暑必挟湿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高亢张扬,容易耗伤正气,且由于炎热逼蒸,腠理开泄则汗出涔涔,津液耗伤,气随津泄可致气虚。所以天热容易使人倦怠乏力、心烦口渴、少气懒言,稍动则汗如雨下,中医称之为“暑必伤气,生化失司”。宜采用一些具有清暑益效的或进行“清补”,有助于扶助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盛夏治疗老年人感冒,切忌汗之太过,要注意“扶正达邪”的原则,不要随便购服市场上的一般感冒药物,以免发散多汗,消耗正气。
暑必挟湿,湿为重浊之邪,暑为熏蒸之气。夏季天地之气相交,酷热当空,湿气上蒸,特别在梅雨时期,气温越高,空气中水蒸气越多,故暑热越重。暑湿内袭人体,可使脾胃运化受制,加之暑湿直接耗伤正气,困阻清阳气机,常见倦怠乏力,食欲减少,气短心悸,肢困头重,大便溏薄,低热绵绵,舌苔腻,民间称之为“疰夏”,易发于老弱或气阴不足,脾胃虚弱者。对于久病体质虚实夹杂者,夏季来临不要恣啖寒凉,以免遏伏湿邪留恋,反致病势缠绵。
因时制宜 益气祛湿
中医调治讲究“因时制宜”、治疗时令病有着丰富的经验。根据夏季气候特点,一般宜清补不宜滋补。古代流传下来治疗暑湿当令,脾虚气弱的处方以清暑益气汤最为著名。方名为清暑益气汤的处方有二。
一为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中创制的清暑益气汤,其重在清暑除湿,健脾益气。方用青、苍、分消湿热,祛湿健脾;、、益气生津;苦寒泻火,清热解暑;升麻一味,升发阳气,以固根本。此方对于暑热挟湿,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者,颇有效果。
另一方是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温热经纬》中创制的清暑益气汤,是治疗夏季感受暑热,气津不足的常用方剂,它将常用清暑之品如、、、翠衣、等与益气养阴药物如、、麦冬、粳米等两相配合,共成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效,用治“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而取效也”。
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拟定了一些防暑效方:
①解暑消渴茶:藿香、、与茶叶各6克,沸水冲泡后饮用,常饮此茶能解暑消渴,或加一枚,效果更佳。
②健胃散:9克,姜川朴6克,广陈皮6克,6克,9克,柑6克,共为粗末,每次取9克,水煎三五沸(水开了滚一下即可)去渣服汁,每日2次,适用于纳呆、胸闷腹胀、头重身困等症者。
③苏脾饮:藿香9克,佩兰9克,9克,六一散(包煎)9克,鲜一角,白豆蔻4.5克,水煎2遍,分2次服,适用于身热不扬、头重脚软、肌肉烦疼、大便溏薄者,两三剂常能解除疰夏之证。
因人制宜 切勿盲从
中医讲究辨证辨体,人体有、气血盛衰之异,肥瘦老幼之殊,如不辨寒、热、温、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