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宜平补”秋天食补的基本原则
中医 2017-05-13 06:52老中医www.xiang120.com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经过夏天高温的消磨,兼之吃得比较清淡,难免会感到身体虚弱,不少人入秋后就考虑到进补了,这是无可厚非的。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经过夏天高温的消磨,兼之吃得比较清淡,难免会感到身体虚弱,不少人入秋后就考虑到进补了,这是无可厚非的。需要注意,“秋宜平补”是秋天食养食补的一个基本原则。凡事有度,秋季进补要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否则会适得其反,产生以下3弊。
其一,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马上进补难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大量进食各种肉食,可增加脾胃负担,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恶心,食欲不振,伤食,腹泻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虚不受补”。因而在进补时,应以不伤脾胃为原则。
其二,秋天燥气主令,人体常可以出现口唇、鼻咽干燥,干咳,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表现,即所谓“秋燥”。此时若大量进食肥甘厚味,可以生湿化热,尤其是煎炸烧烤之类的食品,不仅损伤脾胃,还会助“燥”为虐,加重秋燥。
其三,进补过度,极易发体,特别是在秋季。这是因为,受自然气候影响,人体呈冬胖夏瘦的规律。到了秋天,消化功能恢复常态,能量代谢相对稳定,脂肪细胞逐渐积聚,人体趋向肥胖。若不加控制,就很容易导致脂肪细胞“回潮”,使体重增加。
为补偿由炎夏能量消耗带来的机体养分匮乏,秋天进补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可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选择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重点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前者如鱼、瘦肉、鳖肉、乌骨鸡、禽蛋、奶制品、豆类等;后者如藕、、、红枣等。尤其是后者,不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而且能调养脾胃,补而不腻,可谓一举两得。,还可适配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银耳等,这类食物均含有丰富的营养,对人体非常有益。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上一篇:对付白露后的“秋乏” 下一篇:孩子脾胃秋季如何调理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