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拔罐疗法
由于腹腔内脂肪薄弱,腹壁肌肉松弛,导致胃低于正常位置,称为胃下垂。胃下垂属胃无力症,多见于消耗性疾病患者及无力型体质者,直接影响消化功能。临床表现为上腹胀满、食欲不振、胃痛、消瘦、乏力、嗳气、恶心、呕吐、肠呜、胃下坠感,或伴有便秘、腹泻、气短、眩晕、心悸、失眠、多梦等。一般分为脾脏虚损、中气下陷及脾胃不和2型。
一、脾脏虚损、中气下陷
(一)症状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不适,食后加重,平卧减轻,常伴有嗳气或泛吐痰涎,大便稀薄,舌淡薄,苔白。
(二)治法
(1)选穴 百会、脾俞、胃俞、气海、关元、足三里。
(2)定位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中指)。
(3)方法 灸罐法。百会、关元、气海穴用艾条行温和灸20分钟,以皮肤感觉温热、舒适感为度,之后各穴(除百会外)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脾胃不和
(一)症状
胃脘胀闷不适,食人难以消化,嗳气,甚者恶心呕吐,大便时干时稀,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 上脘、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
(2)定位 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脾俞:见前。
胃俞:见前。
足三里:见前。
(3)拔罐方法 单纯法,上述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
(1)胃下垂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加强营养,少食多餐,饭后要平躺30分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