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针灸为何具有补泻效应?

中医 2017-05-17 12:12老中医www.xiang120.com
针灸治病主要是通过针刺穴位经络,调节气血,调理脏腑,调和阴阳来达到的。

治病,用的只是一颗颗经过严格消毒过的不锈钢针,针上绝对不带什么补药或泻药。那么,它又是怎样产生补与泻的效应呢?

原来,针灸治病主要是通过针刺穴位,调节气血,调理脏腑,调和来达到的。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后可以通过经络激发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生成,增强机体功能,起到扶正补虚的作用;当机体处于邪气旺盛而呈实证时,针刺后能够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疏利脏腑, 抑制机体功能,起到祛邪泻实的作用。也就是说,针灸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其补与泻,是根据针刺时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来决定的。

,穴位的主治作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有些穴位性质偏补,有些穴位性质偏泻,比如、、、膏盲、等穴,针刺或后,大多能鼓舞人体正气,促进功能旺盛,具有强壮作用,多用于虚损病证;而井穴、十宣、八邪、人中、等穴,又能疏泄病邪抑制人体功能亢进,具有祛邪作用,临床上多用于邪实病证

,医生针刺时所采用的于法,剌激量的轻重,也能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产生或补或湾的作用。古代针灸家在这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创造出十数种针刺补泻手法。临床疾病中不论是虚证还是实证,针灸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上一篇:针灸处方四要素 下一篇:什么是晕针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