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疗法
疗法是用针刺或灸等方法刺激耳廓上的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耳针源于学,但又融合了现代的解剖学、生理学,它既与祖国医学的脏腑、学说有着密切联系,又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不可分割。其作用机制,祖国医学力求从脏腑经络的角度进行阐述,现代医学试图沿神经体液学说的方向进行探讨,二者的理论均具雏形,有待于形成完整的体系。早在《十一脉灸经》中就有“耳脉”的记载,《内经》则较详尽地论及耳与、经别、经筋、脏腑气血的关系,以及藉耳诊治疾病的经验。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目而走空窍,……其别走于耳而为听……”后世医家对于耳廓诊治疾病的机理也有很多探索,如《太平圣惠方》载有:“耳,宗脉之所聚也,若精气调和,则肾脏强盛,耳闻五音,若劳伤气血……则耳聋,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有络于耳。”1957年法国医学博士P•Nogier发表了世界上第一张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为耳穴诊治疾病提供了更完善的理论基础。
关于耳与经络密切联系的文献散见于《灵枢》“经脉”“经别”及“经筋”各篇。直接入耳中者,如“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却入耳中。”“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也有分布于耳周者,如“胃足阳明之脉,……上耳前。”“膀胱足太有分布于耳周者,如“胃足阳明之脉,……上耳刚。”“膀肌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经别之入耳中者,如“手阳明之别,……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布耳后者,如“手心圭之正,……出耳后。”经筋之入耳中者,如“手太阳之筋,……兵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足少阳之筋,……其支者从颊譬于耳前”,“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循耳前”,,手足少阴太阳足阳明之络皆会于耳中。可见,循行于耳前的经脉与手足三阳经关系最为密切,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却通过经别与阳绎相合与耳贯通。。 耳不仅与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脏腑也紧密相连。如《素问•脏器法时论》云:“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素问•玉机真脏论》又云:“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四十难》日:“肺主声,令人闻声。”《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评热虚实论》谓:“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
由此可知,耳与全身脏腑经络息息相关。当脏腑发生病变时,通过经络的反应和传导作用,在耳廓相应的区域就会有所反应,并依此进行治疗。
【操作方法】
一、耳廓的表面解剖
耳廓前面
耳轮:耳廓边缘的卷曲部分,其后上方稍隆起处叫“耳轮结节”,深入至耳轮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耳轮边缘内侧与耳轮相对的上部有分叉的隆起部分,其上分叉的一支为“对耳轮上脚”,其下分叉的一支为“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陷处。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处。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处。
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处。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处。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围成的凹窝,其耳轮脚以上的为“耳甲艇”,耳轮脚以下的为“耳甲腔”。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被耳屏遮盖着的孔窍。
上耳根:耳廓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