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针疗法
面针疗法,是在面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针刺,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一种方法,亦为针刺麻醉的一种方法。《灵枢•本输》有针刺、颧髂、、、、人中、、等面部穴位治疗多种疾病的记载。到了明代,杨继洲的《大成》有关针刺面部穴位治疗疾病的记载则更多、更详细。近代,又在面部发现了五脏六腑和手足四肢的相应部位,刺激这些相应部位,可以治疗脏腑和四肢疾病。这种疗法是在“面部色诊”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灵枢•五色》说:“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沉浮,以知浅深;察其色天,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又说:“,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窍,……其气之津液,皆熏上于面……”头面是全身脏腑、肢节、的反应中心,正如《类经》所言:“头面为人之首,凡周身经络无所不聚。”十二经脉中除手足三阳的主干直接分布到头面外,还有手少阴心经“循咽,上系目系”;足厥阴肝经“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会于巅”,并“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也循行到面部。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在体内沟通表里脏腑后,表里二经的经别都相合而上走头面部。在奇经八脉中,督脉“下额,抵鼻柱”,“循面入目”;除并于任脉循面目外,还渗诸阳,灌诸精,加强了头目与全身内外的联系,通过经络气血的传输,使面部与全身的脏腑肢节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故脏腑肢节的病理变化能在面部的一定区域反应出来。而针刺这些穴位,则能对有关的脏腑肢节起到“通经脉,调气血”,的作用,恢复机体阴阳平衡。
【操作方法】
一、穴位定位
早在《灵枢•五色》中即有记载,面部可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反映“五脏、六腑、肢节三部”的病症。这些区域划分为“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面针就是根据上述各反应区的论述,通过临床实践而成的。共分为6个部分24个穴位。
1.额部(共3穴)
(1)首面穴:位于额正中部,当眉至前发际正中连线上、中1/3交界处。
(2)咽喉穴:位于首面穴与肺穴连线中点,即“阙上”处。
(3)肺穴:位于两眉内端连线的中点,即“阙中”处。
2.鼻部(共6穴)
(1)心穴:位于鼻梁骨最低处,两目内眦连线中点,即下极处。
(2)肝穴:位于心穴直下鼻骨下缘接鼻软骨处。
(3)脾穴:位于鼻尖端处,即“面王”。
(4)胆穴:位于肝穴两侧,当鼻梁骨外缘偏下方,目内眦直下。
(5)胃穴:位于脾穴两侧鼻翼的中央。
(6)膺乳穴:位于心穴与内眼角中点。
3.口部(共2穴)
(1)膀胱、子宫穴:位于人中沟中点。
(2)股里穴:位于口角旁5分,当上下唇相吻合处。
4.颧部(共4穴)
(1)小肠穴:位于颧骨内侧缘,胆、胃穴连线中点的外方。
(2)肩穴:位于目外眦直下方,颧骨下缘处与小肠穴相平。
(3).大肠穴:位于目外眦直下方,颧骨下缘处。
(4)臂穴:位于颧骨后上方,肩点的后方,颧弓下缘处。
5.耳前部(共4穴)
(1)肾穴:位于鼻翼水平线与太阳穴直下垂线相交处。
(2)脐穴:位于肾穴下3分。
(3)背穴:位于耳屏前方,当耳屏内侧与下颌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