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疗法
温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后,在针尾加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此法始见于东汉时《伤寒论》。明代杨继洲的《大成》,对此法叙述较详:“其法针穴上,以香作圆饼,套针上,以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受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温针通气而已。”以后,历代都有沿用。此法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应用。
【操作方法】
1.一切准备工作均同毫针针刺疗法。
2.按照针刺疗法将针进到一定深度,找到感应,施用手法,使病人取得酸麻沉胀的感觉,留针不动。
3.在针尾装裹如枣核大或如小枣子大的艾绒,点火使燃。或用艾卷剪成长约2cm一段,插入针尾,点火加温。
4.一般温针燃艾可1~3炷,使针下有温热感即可。
5.留针15~20分钟,然后缓慢起针。
【主治病症】
一此法适用于风寒湿痹和一些偏寒的疾病,如关节酸痛,麻木不仁(有时自觉患处有凉气)形体虚寒,大便稀溏,腹痛腹胀,早泄、阳痿、滑精、遗尿、脱肛、子宫脱垂、虚寒咳喘、寒性呃逆、寒凝经闭和痛经、白带增多、寒性胃病等等。各病证的取穴方法与针刺,艾灸同,详见“针刺疗法”和“艾灸疗法”。
【注意事项】
1.针尾上装裹的艾绒,一定要装好,以免燃烧时艾团和火星落下,造成烧伤。
2.如用银针治疗,装裹的艾团宜小,因银针导热作用强。
3.点燃艾绒时,应先从下端点燃,这样可使热力直接向下辐射和传导,增强治疗效果。
4.如有艾火落下,可随即将艾火吹向地下,或直接熄灭。嘱咐病人不要更动体位,以免针尾上装裹的艾绒一起落下,加重烧伤,也为了防止造成弯针事故。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烧伤,可在温针的周围皮肤上垫上橡皮垫或毛巾、衣物等。
5.其它注意事项见“针刺”和“艾灸”疗法。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