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圣《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石刻残碑[图]
中医 2017-05-18 10:44老中医www.xiang120.com
宋天圣四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刊行之后,又由王惟一负责,将全书内容刻石,并于天圣八年,以该书石刻为壁,在大相国寺内建成“针灸图石壁堂”。
宋天圣《新铸铜人腧穴图经》石刻残碑拓片
天圣石刻仿制品
出土地点:北京明代旧城墙遗址
出土时间:1965-1983年
形质:石质。
大小:六块残碑尺寸分别为:200×53cm、174×48cm、112×47cm、116×45cm、98×45cm、42×50cm;仿制品尺寸:202×42×26cm
收藏单位:原品藏首都博物馆、北京石刻博物馆;仿制品藏于中国研究原针灸研究所针灸博物馆
简介: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刊行之后,又由负责,将全书内容刻石,并于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以该书石刻为壁,在大相国寺内建成“图石壁堂”(1042年改称“仁济殿”)。
元代至元(公元1277-1294年)或元贞(公元1295-1296年)年间,石刻从河南汴梁(今开封)移来(今北京),放置于皇城以东明照坊太医院三皇庙的神机堂内。明英宗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上距王惟一刻石时间已四百多年,石刻已漫灭不清。英宗令工匠砻石,仿前重刻。重刻上石,将“新铸”二字删去,定名为《铜人腧穴图经》,并增入明英宗序言,记石刻之沿革。到英宗正统十、十一年(1445-1446),修筑城垣和东城时,宋天圣刻石被劈毁,充当修筑城墙的砖石,被埋于明代城墙之下。明正统石刻今已不存。1965年至1983年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在配合拆除明代北京旧城墙的考古工作中,共发掘出6块天圣石刻残碑。至此,我们才得以重见这一历史文物。198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所成功仿制了天圣石刻。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上一篇:《十四经发挥》经穴图[图] 下一篇:针灸陶人[图]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