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教育--明代[图]
机构设置
明代的医学发展较快,明代政府相当重视医学教育。明承袭元制,设立专门的教育与管理机构,中央有太医院,各府、州、县设置医学,促进了针灸医学教育及医政管理,明太医院中仍有针灸一科。
明代所设立的太医院是国家级的医药教育机构,据《明史·职官志》载:“太医院掌医疗之法。凡医术十三科,医官、医生、医士专科肄业。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接骨、曰伤寒、曰咽喉、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凡医家子弟,择师而教之,三年五年一试再试三试乃黜陟之。”上述史料表明,明代太医院设十三科,针灸仍为其中一科。
教材
规定学习的教科书为《素问》、《》、《脉诀》和各科紧要方书,医学生必须熟读详解。但这些书不易读懂,,刘纯于洪武二十一年著有《医经小学》,其中包括本草、脉诀、、治法和运气共六卷,将医学知识撮要编成韵语,便于初学。万历四年李梴编《医学入门》,也仿照《医经小学》编成韵语,并且在下面还加以注解。是释方,为历代医学姓氏、、针灸、本草、、女科、小和。虽然《医经小学》和《医学入门》并非作为太医院学习的教科书,但当时一般医生都乐意采用它作为入门的教本。
《医经小学》
《医学入门》
教学方法
明代医生的教育,主要是家传世业,凡属医家子弟,选入太医院学习,推选堪任教师的二或三人,教习医术。
考试方法
明代似乎并无医学入学考试制度,学生的来源,可从医家子弟中挑选,但每隔三至五年要举行考试,三试不及第者即予淘汰之。
明代各府、州、县均设置医学,掌执地方医学教育,学也列入其中。但对于地方医学教育,明代不如元代重视,只设考官,主持考试。明代无论中央和地方设立的教育机构,都从考试来选拔医官,并作为量材取用的标准,如《明史·凌云传》就有“孝宗闻云名,召至京,命太医官出铜人,蔽以衣而试之,所刺无不中,乃授御医”的记载。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