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翕与曹氏灸经
曹翕,三国时期魏国人,曹操的儿子,擅长灸法,著作有《曹氏灸经》,这本书在《隋书·经籍志》、《江南通志》均有书名的记载;曹翕还著有《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其中《曹氏灸经》和《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这两部医籍都是阐述学内容的,可惜都已经亡佚。
【学术成就】
曹翕对灸法有较为深刻的研究,所著成的《曹氏灸经》是继先秦《足臂十一脉灸经》、《十一脉灸经》之后的又一部灸法专著,了先秦至三国期间灸疗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填补了先秦至三国期间灸法学专著的空白,也为两晋、南北朝时期灸法学的兴盛起了良好的先导作用。
较之《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曹氏灸经》在治疗部位上较前者明确,治疗病种上也较前者增多,特别是对于穴名及灸量的记载,更是前者所没有的。《曹氏灸经》的部分内容被保留在晋·的《肘后备急方》、晋·陈延之的《小品方》、隋·杨上善的《内经太素》和唐·《千金要方》等医著中。参照这些文献中所辑录的内容,可以看到《曹氏灸经》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有极为详尽的阐述,而且对灸穴的名称、定位、施灸壮数等都有完整的叙述。,对于灸法的禁忌、禁灸的原因等都作了明确的记载。
曹氏灸法所提倡的一个新特点是:施灸壮数要按疾病的种类与轻重程度而定,不能限定一个固定的数量,多的壮数达五十至百壮以上,少的仅有几壮。或许是在《曹氏灸经》的启发下,后世出现了葛洪、鲍姑、陈延之、僧深师等一批竭力倡导灸法的医家。并且,直到唐代王焘所提出的“弃针重灸”的观点,也是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氏灸经》的影响,,这应当与两晋、南北朝时期灸疗医家辈出有直接的关系。
可见,《曹氏灸经》在当时流传很广泛,促进了灸法的发展,对两晋、南北朝以致唐朝的灸法盛行起到了推动作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