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斜颈小针刀疗法
小儿先天性斜颈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骨性斜颈,是在颈椎发育缺陷的基础上发生的,如半椎体畸形所致的斜颈,比较少见;另一种是由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短缩所致的颈部歪斜畸形,是小儿常见畸形之一。临床上以患侧颈部有一肌性肿块,头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下颌指向健侧肩部为其特征,久之可使面部变形。
小儿先天性斜颈可归属于学“颈筋硬结”、“斜颈”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理因素是气血瘀滞,经筋挛缩。引起小儿斜颈的病因有内、外两种,其中禀赋不足,颈肌气血瘀滞是产生斜颈的内在因素;孕妇少动及胎儿出生时局部受损是发生斜颈的外在因素。无论是坐卧少动,还是产时受损,都致颈肌局部气血瘀滞,痹阻,不畅,筋肉失于濡养,拘挛收缩,或离经之血瘀积于皮下、腠理之间,瘀血久聚,凝滞不化,以致胸锁乳突肌肿胀变性。
(1)孕妇少动:性情怠惰、坐卧少动是导致小儿斜颈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坐卧少动致胎头偏斜,不能及时调整,局部气血瘀阻。
(2)挽出受损:小儿出生时因横位、臀位、肥大等原因,使得挽出困难,或产钳、电吸等助产方式,导致颈部局部受损,经脉阻滞,经气失畅,凝聚而成肿块。
小儿先天性斜颈疗法一
针刀定点:胸锁乳突肌起止点,肌腹部的阳性反应点。
操作规程:①松解胸锁乳突肌肌腹部:在胸锁乳突肌下段的条索、硬结处选取数点(一般3~4个点),术者用押手将肌腹捏起,手持针刀,将针体与体表成15°~20°角斜行刺入、刀口线与肌纤维平行,用通透剥离法。②松解胸锁乳突肌起点:使用I型4号针刀,对瘢痕坚硬而且高出皮肤的患者,需要使用Ⅱ型针刀,否则容易引起针刀体断裂或者损伤重要神经血管。一般每个患儿都需要治疗。令患儿取患侧在上的侧卧位,术者手持针刀,在起点处及有压痛、硬结、条索处定若干点进针刀,分别松斛该肌的2个起止点,在起点处刺达骨面后,使刀口线与肌纤维垂直,上下切割数刀,出针刀、止血。在有条索、硬结、庄痛处,使刀口线和肌纤维平行,纵行切开条索和硬结,然后先纵行剥离,再横行剥离2~3刀出针,止血。③松解胸锁乳突肌止点;使用I型4号针刀,体位同上,在止点处的痛点及硬结或条索处定2~3个点。术者手持针刀,将刀口线沿肌纤维平行刺入,刺达乳突骨面,用纵行切开剥离法。
注意:①不同年龄段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0个月以内的患儿一般不用针刀治疗,仅用轻柔的手法加姿势矫正;5岁以下的患儿可行针刀治疗;5岁以上的患儿随年龄增长,胸锁乳突肌的挛缩及缺血性肌纤维变性加重,针刀治疗的次数会增加,且需松解对侧胸锁乳突肌的粘连和瘢痕。②在做肌腹部针刀松解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胸锁乳突肌中段后侧的颈外静脉,具体方法是在针刀定位时,用手指按压锁骨上窝,显露颈外静脉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后侧的充盈程度,用甲紫标出静脉走行方向,针刀松解时避开血管走行路径即可。
操作间隔:对挛缩明显的患者,由千肌腹部的粘连瘢痕较多.可分次在不同平面多点对肌腹部的病变进行整体松解。每次松解2~3个点,每5~7天松解1次,最多不超过4次。每次进针刀位置与上次进针刀位置间隔0.5cm,松解方法与第一次针刀松解方法相同。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