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制作方法的历史发展
中医 2017-05-22 12:02老中医www.xiang120.com
药酒制作方法的历史发展是:药酒制作法,古人早有论述,如《素问》中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醩“,"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
制作法,古人早有论述,如《素问》中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醩“,"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东汉的《》中收载的红蓝花酒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现代的热浸法。唐代的《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用蒸溜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现代基本相同。,《本草纲目》还对冷浸法加药酿制及传统热浸法等制作药酒的方法及操作要法,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60%,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酒精量在30%-50%,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浸提次数要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浸出。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经过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上一篇:酿酒起源的几种不同的传说 下一篇:药酒技术的基本原理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