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的产生和发展简史
是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长期与各种病痛作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的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悠久历史,对 中华民族的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魂宝,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支奇芭,现就的产生和发展简史介绍于后,以求正于同道。
一.气功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
1.根据文献记载:相传在四千多年之前的唐尧时代,我国中原地区,曾经洪水泛滥成灾,历时很久,我们的祖先普遍出现了肌肤肿胀疼痛,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 为了减轻病痛,他们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选用“某些舞蹈”的动作,作为舒筋壮骨、通利血脉、强身健体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秦?吕不韦《吕氏春秋? 古乐》中记载:“昔陶唐(尧号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由此可见,在四千 多年前的尧舜时期,或者更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采用“某些舞蹈”,即近似现代气功动功的某些动作,来养生保健,强身健体。,中国古代气功可能产 生于古代“某些舞蹈”动作。
2.根据出土文物:舞蹈纹彩陶盆,是20世纪70年代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属马家窑文化中的马家窑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经测定距今约五千年左 右,现在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内。此彩陶盆高28.5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12厘米,绘有黑色舞蹈图画共三组,每组五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侧各 有一斜道,似为发辫,动作摆向一致,每组外侧的人,手臂画为二道,可能反映空着的两臂,而且舞蹈动作较大又频繁。人体下的三道,接着地面的二竖道,表示两 腿,而下腹体侧的一道,可能是装饰的东西。舞蹈整个画面,人物突出,神态逼真,据考证,此彩陶盆是现存反映古代气功的最早实物。,更进一步证实中国古 代气功可能产生于古代“某些舞蹈”动作。(见图)
二.气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发展很快,出现了多种练功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有道家、儒家、释家、医学、武术和俗家六大门派,对后来传统气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1.道家气功: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在代表著作《道德经》中写有:“虚其 心,实其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等内容,除了反映老子的哲学观点,也讲述了练功的方法。庄子在《刻意 篇》中专讲古代气功的内容,如“吹 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所举彭祖,相传是殷商时人,享寿800岁(当时60天为1 岁,800岁相当于现在130多岁),为长寿代表人物。道家气功的特是:主张清静无为,重视养生,运用“吐纳”、“导引”、“守神”的方法进行练功。其代 表功法是华山十二睡功,彭祖导引法,内丹术等。
2.儒家气功:儒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又一大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代表著作《论 语》中写有:“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可能是孔子的一种练功体会。孟子对儒家修身养性也十分重视,他有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我善 养吾浩然之气”,反映了孟子练习气功的切身体会。孔子有一位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向孔子报告自己创编“坐忘”的练功体会,引起了孔子极大兴趣,并在儒家学派 中推广。所谓“坐忘”,就是在静坐时,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