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一方面是指在练功方式上强调静功与动功的密切结合,另一方面是指在练动功时要掌握“动中有静”,在练静功时要体会“静中有动”。动,指形体外部和体内“气息”(感觉)的运动,前者可视为“外动”,而后者可视为“内动”。静,指形体与精神的宁静,前者可视为“外静”,后者可视为“内静”。
动与静是相对的,也是辨证的。
静功主要是锻炼身体内部,而没有肢体活动、肌肉骨骼的锻炼。动功有不少肢体活动及肌肉骨骼的锻炼,这有利于初步疏通,气血疏通后有利于入静。对于初练功者,肢体的动作有助于使注意力集中,通过动而达到静是初学者常走的一条路。
静功的静不是绝对的静,虽然没有形体的动作,但气血在大脑高度入静状态下按它本身的规律运行,它的种种微妙变化,都是动功所不能体会到的。没有形体动作,更能专心一意。入静的程度越深,机体感受能力和反映能力都更敏锐,这是更高级的状态。在这种气功状态下,我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对人自身各种功能的开发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在功法的选择上,我们认为初学者以先学动功为宜,然后再动、静相兼,过渡到以静为主。
在练功时,不论静功、动功都要以静为前提。练静功时,要做到外静内动,静中求动;练动功时,要做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否则的话,练气功和做广播体操没有什么两样了。
具体来说,练功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体质、性格、练功进度等,如是病人,还需考虑疾病的种类及病程等等),把动功与静功有机地结合起来锻炼。从体力来说,体力差的可以少动,体力好的多动,一般以不疲劳为度。从病情来说,病情较重、体质虚弱的可以静功为主,配合动功;随着病情好转、体质增强,应逐步增加动功,达到一定层次后再以静功为主。从时间上来说,早晨先静后动,以便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一天的活动中去;晚上宜先动后静,以利于安静地入睡。这些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灵活运用。每个练功人都应根据反馈来的信息,及时调节,时间久了,就能慢慢体会出其中的“度”,就能游刃有余,胸有成竹地处理练功中的动静问题。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