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砂 养精神 安魂魄 益气 明目
朱砂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 “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本经》) 昔日陈修园以《本经》所论主身体五脏百病者,谓其平和无毒...
-
知母 清热泻火 下水益气
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本经》) 《本草通玄》谓“知母苦寒,气味俱厚,沉而下降”。《本草经疏》亦谓其“泄泻脾弱,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
百合 清泄郁热 清心安神
百合甘苦微寒,可以清泄心肺脾胃大小肠郁热,通调水道,清心安神。 “味甘平,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本经》) 《本经》所谓主邪气者,乃心肺之郁热也。又清膀胱与大肠热,则大小便自利;百合味甘补中元,脾胃之郁热清则元气渐生,自然...
-
甘草 冲和正味 补益阳明胃经
甘草药性平缓,具冲和正味,补益阳明胃经、太阴脾经正气,适用中气虚羸之一般劳损内伤。 ,“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肿,解毒。”(《本经》) 甘草药性平缓,具冲和正味,补益阳明胃经、太阴脾经正气,适用中气虚羸之一...
-
鸡内金 消食健胃 化瘀通经 涩精止遗
鸡内金,鸡之脾胃也,其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由此可知,鸡内金具有很强的消瘀化积作用。 ,鸡之脾胃也,其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由此可知,鸡内金具有很强的消瘀化积作用。米面薯芋乳肉等各种食积实证,但见腹胀,嗳腐吞酸或呕吐酸馊腐食,厌...
-
桑寄生:祛风湿 补肝肾 坚筋骨 安胎
桑寄生味苦,平。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其实明目,轻身,通神。 “味苦,平。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其实明目,轻身,通神。”(《本经》) 桑寄生能驱风养血。桑寄生专入肝肾,味苦而甘,...
-
桂圆的药用价值
桂圆味甘,性温。有开胃益脾、养血安神、补虚长智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贫血和因缺乏尼克酸造成的腹泻、皮炎、痴呆及精神失常,同时对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子宫癌的抑制率非常高,所以很适合更年期妇女食用。 是科植物的假种皮(借称果肉)。主产于广...
-
猕猴桃的药用价值
猕猴桃营养丰富,含有一些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因此,对于保持人体健康,防病治病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老年人多食用猕猴桃,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抑制胆固醇在动脉内壁的沉积,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还可改善心肌功能,防治心脏病等。 唐慎微的《证类本...
-
中医竹家四兄弟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可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是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可治热病烦渴,小...
-
吃花祛湿热
黄花菜又名金针花、黄花草、忘忧草、七星菜、安神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的美称。它的胡萝卜素的含量不亚于胡萝卜,肉质肥大,花味清香,营养价值很高,是著名的碱性食品。 金针花 黄花菜又名金针花、黄花草、忘忧草、七...
-
泽兰的药用价值
泽兰,以活血行水乃为其长,古有“女科上剂”“产科要药”之谓,皆言其活血化瘀之佳良效能。据经文所主诸多水肿性疾病,则可推知其更具利水功效,故当为之发扬。 ,以活血行水乃为其长,古有“女科上剂”“产科要药”之谓,皆言其活血化瘀之佳良效能。据经文...
-
桂花的药用价值
桂花别名木樨、岩桂、山桂、九里香、秋桂。为木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本草纲目》云:“桂花生津,辟臭,治疗虫牙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桂花花粉富含核酸,并有多种芳香成分,常吃桂花食品可体健延寿。 桂花别名木樨、岩桂、山桂、、秋桂。为木樨科常绿...
-
玄参的药用价值
玄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味苦、甘、咸,性寒。入肺、肾经。可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消斑。药理研究表明,其浸液对多种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味苦、甘、咸,性寒。入肺、肾经。可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消斑。药理研究...
-
大黄的药用价值
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本经》) 大黄不惟推陈,尚能致新,此其药理之...
-
莲的全身都是宝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莲的各部位都入药,可谓都是宝。莲子益气健脾止泻,可用于脾虚泄泻,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即含有本品。 从的角度来讲,莲的全身可都是宝。 具有利湿解暑之功,大名鼎鼎的清震汤即由荷叶、、组成,主治雷头风,症见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壮热,状如...
-
桂枝的温经通阳、散寒降逆功效
桂枝辛甘温热,走肌表,入肝、肾、心、肺、膀胱经。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乃其专功也。 “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本经》) 桂枝辛甘温热,走肌表,入肝、肾、心、肺、膀胱经。和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