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 芒种节令特点

    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又因为此时正是梅子黄熟之时所以也称之为梅雨天或黄梅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 立夏养生要领

    立夏也被人们称为“孟夏”,即夏天的开始。这时天气逐渐转热,植物生长中医学认为“心者,精神之所舍也”。认得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应,心脏所运营的血液,就是神智活动的物质基...

  • 立夏节令特点

    习惯上人们将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此时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植物进入生长旺季,是一个重要节气。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慨“立,建始也,”“夏,假也...

  • 谷雨养生要领

    谷雨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保持心情野畅、心胸宽广,听音乐、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甚至动肝火。 谷雨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另外...

  • 谷雨节令特点

    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丰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莆、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润,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 每年公历4月21日左右为谷雨,太阳到达黄经30度,为雨生百谷的意思。“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

  • 清明养生要领

    春天是精神病易发病季节,一般人也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多梦、思维活跃难以集中、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症。尤其年老体弱多病者,对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差,春季易烦躁不安。 就来讲,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这个节气天气阴凉,易造成失调,应补肾、调节阴亢。...

  • 清明节令特点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节在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08年的4月4日为第...

  • 春分养生要领

    春分节气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和激素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而且春分节气平分昼夜、寒暑,因此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春分节气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和激素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而且春分节气平分昼夜、寒暑,因此在时应注...

  • 春分节令特点

    春分时平均气温8℃左右。北方冷空气仍不断侵入,天气时暖时寒。春分节气中三候为:“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回来,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每年阳历3月21日左右,太阳处于黄经0度,为春分。此节气为...

  • 惊蛰养生要领

    惊蛰节气的养生要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在惊蛰节气中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应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 惊蛰节气的要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在惊蛰节气中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应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 体质的人,...

  • 惊蛰节令特点

    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此时气温和地温都逐渐升高,土壤已解冻,大部分地区都已进人春耕季节。 华中地区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人蛰。每年公历3月5日左右为惊...

  • 大寒保暖滋阴润燥

    大寒过后就该立春了,人们已逐渐从“冬三月”中慢慢转向春忙。在饮食上也应逐渐从膏粱厚味向清淡上转变。尽管如此,大寒时节保暖防寒为首务,在饮食等方面也以滋阴润燥为主,并要为立春做些准备了。 1月20日是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有“大寒...

  • 大寒期间的保健提示

    大寒时节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养生保健要顺应冬季“藏”的原则,最简单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 小时。 每天多睡一小时 大寒时节人体的消长代谢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要顺应冬季“藏”的原则,最简单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 小时。...

  • 大寒干燥 按摩补水

    现已进入大寒时节,寒潮南下频繁,天冷风大让很多人觉得肌肤干燥,没有光泽。专家建议,除了靠食疗和护肤品补水外,不妨试试按摩身上的三个“补水”穴。 现已进入大寒时节,寒潮南下频繁,天冷风大让很多人觉得肌肤干燥,没有光泽。专家建议,除了靠和护肤品...

  • 兔年养生品兔膳

    兔肉性味甘,凉。可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本草拾遗》称其:“主热气湿痹。”《纲目》称其:“凉血,解热毒,利大肠。” 2011年是辛卯兔年,为丰富您的餐饮,增添欢乐气氛,笔者特介绍一组美味兔膳。 兔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食,其营养价值很...

  • 小寒保暖护脾胃[图]

    1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此时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三九隆冬时期。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因此这个时候正是关节痛、脾胃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1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