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
症状: 神呆懒动,形体稍胖,头或肢体震颤,胸脘痞满,头晕或头沉,咯痰色黄,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暗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 治则治法: 清热化痰,息风止颤。 : ①清开灵注射液20~4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
-
脾肾阳虚型帕金森病
...
-
气血不足型帕金森病
症状: 病久气血不足,不能荣于四末,筋脉拘急震颤,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动作困难,自汗头晕,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细。 治则治法: 益气养血,息风通络。 : ①补中益气丸(浓缩丸),口服,1次8~10丸,1日3次;②参苓散,口服,1次6~9g,1日2~3次;...
-
气虚血瘀型帕金森病
症状: 动作减少,迟缓,表情呆板,肢体僵硬,屈伸不利,乏力气短,自汗,时有头部刺痛或头部摇动,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脉弦涩。 治则治法: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中 成药 : 注射液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
-
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
症状: 四肢震颤,日久不愈,拘急强直,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木,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弦细。 治则治法: 补益肝肾,滋阴息风。 : ①杞菊地黄丸(大蜜丸),口服,1次1丸,1日2次;②健步壮骨丸(大蜜丸),口服,1次1丸,1日2次;...
-
震颤麻痹应如何诊断?
...
-
震颤麻痹的鉴别诊断
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发病少见,提示老龄与发病有关。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性震颤麻痹,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
-
怎样鉴别诊断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症是一种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等症状为特征的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50─60岁时发病最多见。 对震颤麻痹症目前尚没有特殊的实验室检查协助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确诊。虽然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在起病之初,病人往往只有某一肢体(如手指)...
-
如何才能确诊震颤麻痹?
对一个具有典型症状的患者来讲,诊断是不困难的。如果一个人有了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和运动迟缓中的任何两个症状,同时排除了其他震颤麻痹的临床症状,服用左旋多巴制剂后症状改善明显,在临床上可以诊断为。但要真正诊断震颤麻痹需要脑组织的病理诊断,在脑...
-
如何有效诊断震颤麻痹
...
-
震颤麻痹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震颤麻痹的诊断标准有哪些,病史及症状,原发性震颤麻痹病因不明,帕金森征群多与脑动脉硬化、颅脑损伤,CO中毒及抗精神病药物(吩噻嗪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叁环类)中毒有关。多缓慢起病,逐渐加重,主要症状包括震颤、肌张力增高及运动障碍。病史应注意询...
-
震颤麻痹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震颤麻痹的诊断方法有哪些,震颤麻痹患者逐渐增多,对人们的危害极大。很多震颤麻痹患者由于对震颤麻痹没有详细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导致发现病情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期,那么对于震颤麻痹的诊断该如何进行,震颤麻痹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震颤...
-
三叉神经痛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疼痛大多为单侧。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骤然发生的闪电式剧烈面部疼痛为特征,患者常描述成撕裂样、触电样、闪电样、针刺样、刀割样、...
-
三叉神经痛的机理表现
致病机理 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使神经纤维挤压在一起,继而使之发生脱髓鞘变,从而引起相邻神经纤维之间伪突触形成,即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形成一系列的冲动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的传出冲动也可通过"短路"而成为传入冲动,如此很快达到一定...
-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是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发作性疼痛。上颌支和下颌支常受损,而眼支较少罹患。绝大多数为一侧性,右侧较左侧稍多见。有时可累及二支,但很少三支同时罹患的。 典型的有以下特点: (1)发作性剧痛:突如其来的剧烈的疼痛发作,有一定的诱因,如说话、打呵欠、刷...
-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特点
有以下特点: (1)发作性剧痛:突如其来的剧烈的疼痛发作,有一定的诱因,如说话、打呵欠、刷牙、漱口、洗脸、刮胡子、咀嚼、吞咽等动作,尤其是进食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时均可诱发,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可使发作加重。白天发作较晚间多。 (2)有板机点(激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