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药选对时间
随着家庭药箱和夜间药房的普及,人们在身体出现不适时,常常倾向于迅速服药以缓解病症。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就如同军队需审慎调遣一样,药物的使用也需要讲究策略和时机。不当的用药可能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加剧病情。
特别是以下几种药物,需要特别谨慎使用:
首先是退烧药。当身体发热时,其实是身体在对抗入侵的病原体的一种反应。在体温不超过38.5℃时,我们推荐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多喝水、敷冰贴、温水擦浴等。过早使用退烧药可能会干扰体温变化,影响医生对病情的诊断。特别是对于儿童,家长为了迅速退热而给予成人退热药,可能会对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造成损害。
其次是止泻药。腹泻有时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以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的致病菌和毒素。在发病初期,不宜急于使用止泻药物。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过长,出现脱水等症状,就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止泻药。
另外是止痛药。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头痛、牙痛、关节痛和女性痛经等,可以适当使用布洛芬、扑热息痛等药物来缓解疼痛。如果身体出现了器质性病变,如胆囊炎、胃溃疡、阑尾炎等,也可能出现急性腹痛。如果急着用药可能会掩盖症状,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患有慢性病的人在用药时更应该谨慎。例如,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时,不宜过猛过急,以免血压骤降;青光眼患者腹痛时,不能急着使用颠茄片等抗胆碱药,以免导致眼压升高等。这些情况下,用药过于急躁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面对家庭药箱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理性用药。在身体出现不适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和使用时机。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需要,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