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其实很简单
职场是一个让人既充满期待又充满恐惧的地方,每个人都期望在这里有所作为,但同时又害怕职场的残酷和规则。情绪的培养在职场中却是至关重要的。真正的职场高手并不是没有情绪的木头人,而是懂得如何利用情绪去达成目标的聪明人。
职场中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一是在不断的摸索和碰壁中成长,经历失败并不一定能够吸取教训;
二是通过阅读《工作其实很简单》这样的书籍,轻松掌握职场攻略。
《工作其实很简单》是张筠怡博士的著作,书中阐述了职场中的心理战术。这本书告诉我们老板如何攻员工的心,员工如何攻上司的心,公司如何攻客户的心,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攻自己的心。
书中的内容并非凭空臆测,而是基于心理科学、生理构造以及对全球上千个大企业的追踪研究。话题涵盖了职场的各个方面,内容详尽而精确,语言生动诙谐。接下来分享一个张筠怡在巴黎的故事。
几年前,她去巴黎参加研讨会时遇到了一个服务人员的例子。这位服务人员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饭店员工,但他的笑容、仪态以及专业态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教过无数个徒弟,个个都是一流的专业人士。他自豪地分享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他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在别人生命中发挥正面的影响力。
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个人的工作满意度与他对自己工作是否有意义的感觉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认为工作只是为了用时间换取金钱,那么就会觉得枯燥疲倦。但如果能找到工作的真谛并赋予它深层的心理意义,例如工作可以让人不断学习、与人建立深厚情谊等,就能超越工作任务本身,找到工作的乐趣。
当我们把工作焦点放在获得乐趣上时,会越做越有趣、越有劲,工作表现也会越好。相反,如果背负着“为钱而做”的沉重十字架,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陷入愁苦之中,既赔上心情又毁了表现。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心底的动力。
《工作其实很简单》这本书告诉我们应该重新找回工作中的快乐感受力。重拾快乐的动力并非建立在外在的收获上,而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们应该把工作看作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仅仅为了赚钱而工作。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工作的意义并找到了工作中的乐趣时,就能像亿万富翁一样快乐地工作。寻找乐趣的人常常将快乐置于某种条件之下:“待我完成工作,便会快乐”;或者“等我赚够钱财,才能开心”;甚至有人觉得“只有换了上司,我才能高兴”。他们一心一意地追求目标,以为快乐的路径就在那远方。心理学家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发现:没有一条通往快乐的固定道路,因为快乐本身就是旅程中的一部分。一个无法感受到快乐的人,即使中了获得了巨额奖金,也可能无法找到真正的乐趣。他们会想:“虽然我有五百万,但是别人中了一千万,我还是不够幸运。”
真正的关键问题应该是:如何去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呢?现在,让我们来分享两个方法,帮助你重新找回快乐的感受力。
第一个方法是:活在当下。尽管这个建议听起来有些陈词滥调,但却是快乐之道的基石。请放慢脚步,专注于当下的情境。可以从“一次只使用一种感官”开始做起,比如吃饭时闭上眼睛,只感受食物的味道;听音乐时全神贯注,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工作时也能全神贯注,因为只有专注,才能产生深刻的感触。
第二个方法是:心怀感激。关于快乐的研究文献众多,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感激。感激是快乐的引擎,时常提醒自己生活中值得感激的事情,就能立即感受到快乐的滋润。实际上,研究表明,当你心情低落时,如果能想出三个值得感激的理由,就能摆脱负面情绪,重新找回快乐的感觉。
请放弃向外寻找快乐的想法,转而培养感受乐趣的能力。当你能够做到这些时,你就能像亿万富翁一样,在工作中找到快乐的感觉。不要让外界的事物和状况来决定你的情绪,而应该学会从自己内心去寻找快乐的源泉。记住,生活的美好并不在于你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你能否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并为之感到感激和快乐。这样,你就能在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真正的乐趣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