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到硬块就是乳癌?莫恐慌
乳房不仅是女性魅力的第二性征,更是她们展现自信的重要部位。在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乳房医学中心的杜世兴医师的解读下,我们了解到乳房的健康关乎众多因素,其中肿块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杜医师指出,乳房肿块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其中高达90%的乳房肿块属于良性。即使如此,我们依然需要保持警惕,因为仍有10%的可能性是恶性肿瘤。幸运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即使面对恶性肿瘤,只要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预后及后续生活质量仍然可以得到保障。
那么,导致乳房出现肿块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除了让人人闻之色变的恶性病变,杜医师列举了五大因素:
首先是生理性肿块。这类肿块在月经来临前几天可能会出现不适感或疼痛,触摸时会有块状感。这些症状在月经结束后大多会自行缓解。事实上,生理性肿块是乳腺组织对体内女性荷尔蒙变化所产生的自然生理现象,无需过度担忧。
其次是乳房纤维腺瘤,这是30岁以下年轻女性常见的疾病。由于乳腺体乳管上皮细胞及乳小叶内间质组织的纤维增生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肿瘤。虽然乳房纤维腺瘤的形成原因不明,但并不需要过度恐慌。如果经过临床检验确认为良性组织,建议门诊定期追踪即可,不建议手术切除。因为盲目切除肿瘤可能会导致新的肿瘤出现。除非肿瘤持续增大或影响美观时,才考虑切除。
除此之外,还有乳房纤维囊肿变化、乳腺炎和乳房囊肿(即乳房水瘤)等因素也需要关注。乳房纤维囊肿变化是乳房产生纤维化及囊肿变化的总称,大多数成年女性都可能出现此症状。而乳腺炎主要是因为输乳管阻塞导致的细菌感染。乳房囊肿则常见于35至50岁的女性,多为良性并会于停经期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杜医师强调,一般人难以鉴别上述症状与乳腺癌的差异,因此建议妇女朋友一旦乳房出现异常肿块、凸起、分泌物等状况,应尽速就医寻求专业医师的协助。他也提醒年满45岁至65岁的女性以及有乳腺癌家族史的高风险族群,每两年应进行一次的乳房X光摄影检查。对于所有女性而言,关注乳房健康、定期体检是预防乳房癌变的关键保障。让我们共同守护自己的健康与自信!关于年轻族群,尤其是那些未满四十岁的朋友,尽管年龄尚轻,但如果存在某些危险因子或已经出现相关症状,那么定期接受专业医师的咨询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专业的建议与评估,无疑如同明灯指引着方向,帮助我们早期识别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我们强烈建议这部分人群,在必要时进行乳房超音波检查或诊断性乳房摄影检查。这些先进的检查技术就如同生活中的守护者,以其精细的诊断能力,让我们得以在早期阶段发现任何潜在的风险或病变。这样,无论乳癌是否存在,我们都能更早地知晓真相,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风险。
通过这样的早期判断与治疗,我们将能成功远离乳癌的威胁。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应关注自身的健康,尤其是乳房健康。毕竟,健康无价,预防先行。让我们珍惜每一次生命的呼唤,积极采取行动,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特别提醒广大网友注意:本篇文章的内容仅由湘120健康网独家拥有版权。任何形式的转载、引用都需要经过版权方的授权。我们尊重每一位创作者的辛勤付出,也希望大家能够尊重知识产权,共同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健康传播正确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受益。再次强调,未经许可请勿擅自转载本文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