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上过敏性鼻炎
疾病百科 2025-05-19 23:17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在古老的中医理论中,性被视为一种本虚标实证的状态。这一现象被认为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同时受到了风寒之邪的侵袭。当寒邪困住肺部,鼻窍失去滋养时,便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
临床上,我们常见到以下几种中医辨证及分型:
是肺气虚寒证。在这种情形下,肺气本已虚弱,再加上外感风寒,使得肺气无法宣发,鼻窍也因此而不通畅。患者会感到鼻腔奇痒难忍,连续不断地流清鼻涕,嗅觉减退。还可能伴有期言、自汗、面色苍白等症状。观察舌象,可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虚弱。
是肺脾气虚证。肺脾两脏的功能虚弱,导致肺的升清降浊功能减退,津液停聚,久而久之,就会凝聚在鼻窍处。患者会经历鼻塞、鼻胀,鼻涕清稀或粘稠白的症状。嗅觉也会减退,鼻黏膜苍白、肿胀,甚至呈息肉样变。伴随这些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气短、四肢乏力、食欲不振以及大便不畅等情况。观察舌象,可见舌质淡胖,苔白,脉象溢弱。
是肾虚型鼻炎。这种情况多见于常年性患者。肾虚分为阳虚和阴虚两种,其中阳虚证较为常见。中医认为,由于患者肾气不足,气不归元,摄纳失司,导致肺失温养。上越鼻窍便可能引发过敏性鼻炎。患者会表现出鼻痒、喷嚏连连,清涕难收的症状,尤其在早晚更为明显。鼻黏膜苍白、水肿,虽然鼻塞症状并不严重,但会伴有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症状。夜晚的小便频繁且清长,舌质淡,脉象沉细缓。
这些症状都在展示着身体内部脏腑的失衡与风邪的侵袭之间的关联。中医通过对这些表现的综合分析,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本质,从而提出更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上一篇:台灯太光会导致近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