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为什么易出现脐疝和股疝?

疾病百科 2025-06-19 18:53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在人类生理结构中,腹腔内容物的突出现象是一个常见的生理现象。这种现象,特别是在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脐部,更为显著。脐部位于腹壁正中部,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因此缺少脂肪组织。这一结构特点使得腹腔内容物容易从脐部突出形成脐疝。

脐疝分为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婴儿脐疝,俗称“气肚脐”,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的常见疾病。脐带脱落后,由于胎儿阶段脐带穿过腹壁,这一区域成为腹壁的一个先天性薄弱处。在婴儿期,两侧腹肌并未完全在中线合拢,留有缺损,医学上称为脐环。当婴儿哭闹或腹内压力升高时,腹腔内容物,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和腹壁皮肤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

相对于婴儿脐疝,成人脐疝虽然较为少见,但其发生可能与脐环处的瘢痕组织变弱有关。其诱因包括妊娠、腹腔积液等。疝内容物初期为大网膜,随后还有小肠、结肠等。这些组织在疝囊内可能与疝囊壁发生广泛粘连,形成多房性间隙。

除了脐疝,股疝也是腹股沟区疝的一种。它是脏器或组织经股环突入股管,再经股管突出卵圆窝的疝。股疝是腹股沟区疝中发病率较低的一种,但一旦发生,应尽早手术治疗。因为股疝随时可能有严重并发症,甚至发生绞窄现象,延误治疗将增加死亡率。

在我们身边,还有一种常见的疾病与疝气有关。在肝硬化伴有腹水时,因腹内压增高很容易引起疝气。腹壁薄弱点处的突出,尤以脐疝较为常见。当脐疝突出时,局部呈蓝紫色,也有疝癖形成。当腹水消失,腹内压降低时,疝即消失。疝也可能在腹水积聚之前出现,这可能是由于小肠胀气导致腹内压增高所引起。小肠内气体增多与肠道内细菌过度繁殖、消化与吸收不良、肠动力减弱、肛门排气障碍以及门静脉压增高等因素密切相关。

疝气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疾病。虽然其发病机制复杂,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特点,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