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慢性胃炎
三年前的一次老干部健康检查中,我遇到了一个老同志。当我询问他的健康状况时,他轻描淡写地表示只是胃口不太好,并未在意。我为他进行了胃镜检查,发现他已经患上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为他开具了药物,同时叮嘱他要定期回来复查。
时隔数年,这位老同志日前再次找到我,他告诉我说他的胃口问题恶化了,伴随着胃胀、膨闷和几次呕吐。我立即为他进行了胃镜复查。检查结果令人震惊,他的胃窦部出现了一个如核桃皮般大小的肿物,经过活检鉴定,结果不容乐观。他抱怨自己并不知道胃炎的危害性,对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缺乏了解。
症状往往掩盖了真实的病情。将胃炎患者的自觉症状与胃镜下的病变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症状与病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尽管胃黏膜可能出现水肿、渗出、糜烂,甚至出血和化脓,但患者可能仅感到胃口不适或消化不良,甚至毫无感觉。长期的萎缩性变化和肠化生转变在悄然发生,而患者却毫无察觉,直到出现食欲减退等明显症状时才会警觉。这是因为胃肠黏膜并没有直接与大脑皮质相连的感受器和神经通路。如果胃炎的炎症病变发生在皮肤上,人们早就无法忍受了。
胃炎患者的共同特点是消瘦,这种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胃炎通过粘膜病变导致慢性失血、破坏胃分泌腺体引发消化不良、扰乱胃肠功能使人食欲不振,甚至破坏造血必需的内因子导致恶性变化。
在胃炎的晚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如果是小肠型肠上皮化生,癌变的危险性相对较小。但如果发展到大肠黏膜上皮化生,那就离癌症不远了。这时如果出现某种类型的增生活跃,那就是癌变的信号。这也是为什么慢性胃炎患者需要定期接受胃镜复查的原因。对于胃炎的危害性,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因为胃炎不仅损害健康,还可能危及生命。
(编辑: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