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是什么

疾病百科 2025-06-24 10:31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在十九世纪中期,Virchow提出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这一理论至今仍为全球学者所广泛接受。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我们可以从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三个方面进行深入。

静脉血流滞缓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要原因。在手术中,脊髓或全身会导致周围静脉扩张,从而使得静脉流速减缓。手术中的作用会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由于切口疼痛、卧床休等原因,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导致血流滞缓,从而容易形成血栓。据Borow报道,手术持续时间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临床观察到血栓常常起于静脉瓣膜袋、静脉连续处以及比目鱼肌等处的静脉窦。尤其是比目鱼肌静脉窦内的血流,依赖于肌肉的舒缩作用向心回流,是血栓形成的易发部位。

静脉壁的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这种损伤可以是化学性的,比如静脉内注射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也可以是机械性的,比如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等。感染性损伤也能引起静脉血栓形成。

而血液高凝状态则是形成静脉血栓的基本因素之一。大型手术可能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升高,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某些疾病如脾切除术后、烧伤或严重脱水等,会使血液浓缩,增加血液凝固性。某些晚期癌症和妊娠时,由于癌细胞破坏组织或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等,也可能导致血液高凝。

综合上述因素,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单一因素往往不足以导致疾病发生,通常是两个或更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例如,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高,就是综合因素所致。产后子宫内胎盘剥离能在短期内迅速止血,与血液的高凝状态密切相关。而产后卧床休息导致的下肢血流滞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这一疾病的理解,我们需要认识到单纯血流滞缓不足以产生本病,有时血管壁损伤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这种损伤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由慢性疾病或远处组织损伤产生的。当血管壁出现损伤时,白细胞和血小板会趋向血管壁,从而导致凝集过程的发生。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