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娇族如何实现转变?
昨天,小孙在完成某出版社的毕业实习后离开了,这是她第一次与那些老师道“再见”。在那两个月的实习期间,她进入或离开办公室时并不习惯与人打招呼。她坦言,“每天叫王老师、张老师,我喊不出口,而且也太麻烦了。”我们发现,像小孙这样的实习生如今并不在少数,他们的实习单位常常因为他们的表现感到困扰,这些“小公主”和“小王子”们似乎更自由散漫,责任心也较差。
小张刚进入一家国有企业实习时,她那种无拘无束的态度对公司的严格规章制度显得格格不入。她甚至在一边工作一边听MP3时,遭到了办公室主任的多次提醒,然而她却并未将这次提醒当作一回事。结果,实习不到半个月,她就因为自由散漫、经常迟到早退以及任务拖延等种种行为被公司请走了。
有些大学生从小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长大,从未经历过批评。他们面对实习单位的领导时,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领导较为挑剔的目光而情绪失控。雯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领导面前大哭了一场。而有些心高气傲的男同学则更容易在遇到问题时情绪化,他们可能会通过激烈的争论甚至威胁要辞职来应对挑战。
也有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顺利实习而亲自上阵,成为孩子的“排头兵”。例如某名牌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小高,他通过父母的帮助找到了一家不错的实习单位,但却不好意思一个人去面试而最终由父母陪同前往。
青年教育学者熊丙奇指出,大学生在实习单位出现的种种“适应不良症状”,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学校到职场的转变过程中感到不适应。他们尚未摆脱学生的角色,也不明白职场的规则。职场并不会像老师那样有耐心去不断教导他们。专家建议大学生在实习时必须学会主动适应职场规则、增加社会经验,家长也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成长空间,“包办”只会适得其反。与此大学生需要认识到职场环境不同于学校环境,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在职场中快速适应和学习。他们需要摆脱学生的稚气,学会以成熟的态度面对职场挑战。他们需要理解职场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学会如何与同事和领导有效沟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职场中取得成功并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这对于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