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尊,父母如何培养?
自尊,是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内心感知与评估,它涵盖了我们的思想、感情和能力。每个人的自尊都有健康与不健康的两面性。
Lisa是一位杰出的律师,却在面对儿子Billy的撒娇时显得耐心不足。最近,Lisa注意到儿子在对待父母指出错误时的态度出现了明显变化,Billy开始表现得非常反感。她内心深处意识到,这是培养孩子健康自尊的重要时刻。心理专家告诫她,必须认真对待孩子的心理诉求,为孩子塑造健康的自尊。
塑造孩子的健康自尊是一个长期且重要的任务,这一过程离不开父母、老师以及亲密的朋友的参与。为此,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全面的家庭计划,旨在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为孩子塑造健康的自尊。这个计划从孩子幼年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
如何实施这个计划呢?
要建立良好的归属感。归属感的建立有多种方式,比如日常的家庭活动、表达对孩子的爱、以及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每天两次向孩子表达“我爱你”,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价值和地位。在餐桌上分享喜悦和忧虑,全家人一起享受温馨的用餐时光。给孩子一个倾诉的机会,当他们向你诉说时,放下手中的事务,全神贯注地倾听。记住,不要嘲笑或奚落孩子。这些日常的点滴累积,都是培养孩子健康自尊的重要一环。
鼓励孩子学习技能并体验成功。当孩子有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后,他们会更加渴望学习新技能。根据孩子的兴趣、年龄和能力,选择适合的学习活动。尝试与孩子一起参与学习过程,不要过分强调困难和危险,要鼓励孩子多实践。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克服困难。这样,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增强自尊。
教导孩子学会奉献。奉献是建立自尊的重要方式之一。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让他们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价值。举行家庭会议也是培养孩子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教导他们做一些小事情,如家务活、为老人服务、参加公益活动等。当他们认真完成任务时,要给予赞赏和鼓励。通过奉献,孩子会学会与人合作、承担责任,这对他们的自尊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培养健康自尊是一个长期且需要持续努力的过程。作为家长或监护人,我们需要耐心、坚持和爱心来陪伴孩子成长。通过建立良好的归属感、鼓励学习技能并体验成功以及教导孩子学会奉献等方式我们可以为孩子塑造健康的自尊。这样他们会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实习编辑:张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