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心理“排忧处方”
随着家庭生活状态的改变,孩子的人生道路也迎来了新的转折点,这对于家长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本期,《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家长们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各种担忧和困扰。
一、亲子班:解决分离焦虑
每年的九月,都会有一批宝宝踏入幼儿园。对于那些担忧孩子进入新环境的家长们来说,他们的心情同样难以平静。刘太太的女儿进入幼儿园后,她总是在墙外徘徊,担心女儿是否适应、是否安全。其实,这种因为过度担心孩子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在妈妈中很常见。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顾伯美副主任表示,这是“分离性焦虑”,孩子哭闹时,家长甚至会产生自责心理。
心理处方:
1. 加强信任:相信孩子有能力适应新环境,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2. 规范化准备:参照幼儿园的作息,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让宝宝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3. “敏疗法”:参加亲子班,逐渐缩短陪伴时间,帮助孩子平稳过渡。
二、小课堂:消解入学压力
除了幼儿园,小学也迎来了新的学子。孩子进入小学,对家长来说意味着新的挑战。王女士刚刚升职,工作繁忙,同时还要照顾孩子的学业和生活。家长不仅要面对工作的压力,还要应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产生“广泛性焦虑”。
心理处方:
1. 时间管理:接受角色转变,做好时间规划,学会在忙碌中找到平衡。
2. 适当求助:挖掘自己的潜能,解决冲突问题。如无法接孩子时,可以安排孩子参加小课堂。
3. 充分利用资源:与其他家长合作,轮流接送孩子,保障安全,节省时间。
三、健身操:填补离巢之空
大一新生的家长常常面临孩子离家后的空虚感。李爸爸表示,孩子走后,家里和心里都感到“空巢”。江苏省第一人民临床心理科主任贺丹军提醒,很多家庭在独生子女离开后,父母因找不到新的兴趣点而产生“期待性焦虑”。
心理处方:
1. 接受现状:改善自我认知,告诉孩子总会长大,给他们发展空间。
2. 挖掘自我:找到新的兴趣点,如健身操、交谊舞等,既健康又能打发时间。
3. 寻求帮助:如果情绪持续不佳,应及时寻求心理支持。
孩子的人生转折点也是家长的新挑战。《生命时报》的专家为家长们提供了实用的心理处方,帮助他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和挑战。希望每位家长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一人生阶段,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实习编辑:梁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