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乙肝会威胁到我吗?
日前,关于乙肝的争议再次引发公众热议。有传闻称卫生部拟出台新政策,建议各体检中心取消常规体检表中的乙肝检测项目,以减轻社会对不具有日常生活传染性的乙肝人士的不必要歧视。尽管卫生部随后澄清这只是专家的建议,并非官方立场,但这依然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为此,本报特别采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的权威专家,为大家解读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真实情况,以科学的态度正视他们。
专家指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手段。一旦体内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将对你毫无威胁。那么,你还会因为对乙肝的恐惧而放弃友情、事业和爱情吗?真正的了解乙肝,你会发现你完全可以拥有他们!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输血或血制品传播以及性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如共同办公、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乙肝病毒并不会传播。大家不必过分恐慌。
关于乙肝感染者的称呼,专家表示以“感染者”称呼更为准确。无论有无症状、肝功能是否正常,只要检测到体内有病毒存在,都称为乙肝病毒感染者。而关于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专家特别强调,除上述几种传播途径外,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抗体在预防乙肝病毒中起着重要作用。接种乙肝疫苗后,90%以上的人群会产生保护性的抗体,足以对接种者产生完全的保护。当病毒入侵时,抗体可以迅速中和病毒,清除体内的病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的浓度会逐渐降低,因此接种过疫苗的人不仅要检查是否有抗体产生,最好还要检查抗体的浓度。
专家特别提醒乙肝感染者,面对自己的伴侣时,一定要坦诚相告,告诉对方及早注射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后,即使密切接触,也不会感染。很多时候,隐瞒反而会对双方造成更大的伤害。
最令人关心的还有关于乙肝感染者生育的问题。既然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是不是意味着有感染的母亲一定会生育患乙肝的孩子呢?专家解释说,虽然存在母婴传播的风险,但大部分情况下,通过在婴儿出生后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如注射高效价抗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完全可以避免婴儿感染乙肝。乙肝感染者完全可以生育健康的宝宝。